第75章 借钱75(1 / 2)

祝家自然不知道金氏和柳清雅两人的高抬贵手,这段时间,柳氏和祝卿安都很忙。

柳氏费了一些劲,打听到太子妃在被赐婚之前,最喜欢去哪个银楼买首饰,特意研究那个银楼大致的首饰风格。

然后就急急忙忙找了老工匠,盘好铺子,还找江南那边的商户进了一批时新的绒花,手绢,荷包等物。

老工匠的手艺毋庸置疑,柳氏在淮扬居住多年,对于那边的时新样式十分了解,凭借自己的经验让老工匠做出一些不同的花样,和京城流行的样式要新奇有趣得多。

祝家的年轻丫鬟们都觉得这些绒花好看,柳氏这一下更加有信心,能够在这上面赚上一笔钱。

祝卿安拿着各种毒药对着两条太行犬使劲,也不吝啬使用露水,只要求它们能够迅速出师。

母女俩各忙各的,赶在二月中旬之前,把手上的事情都办好了。

柳氏的铺子已经落成,只差看个吉日就可以开张,祝卿安则是给燕从昭送口信,想问问他是要祝家把两条狗送过去,还是等他自己过来领走。

燕从昭那边很快就有回音,因为太子要大婚,他这段时间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只能让福瓜福豆去把两条狗接回府。

就怕两条狗去新家不适应,祝卿安还特意做了许多狗能吃的骨头,用少量的露水熬过,光是闻着就让人忍不住想拿起来啃一啃。

两条肥溜溜的太行犬就被福瓜福豆拿着喷香的大骨头哄着上了马车,然后一路回到主人身边。

嘉丰九年,二月中旬是个好日子,太子大婚举国欢庆,皇上在太子的婚事上是极尽奢华,规格模式只差一线就和皇帝成婚规格相同。

不仅如此,皇上还下旨减轻赋税,开仓在穷苦之地施粥放粮,赦免一部分罪过不重的犯人,这条条框框无不在展现皇上对太子的看重。

据说娶亲太子妃的队伍,诸位王妃和诰命夫人坐的都是轻轩,这些轻轩排在八匹马拉着黄金轿辇之后。

那黄金轿辇据说是工匠花费多年打造而成,黄金覆盖在顶端,精美绝伦的雕刻图纹镶嵌着金银彩宝栩栩如生。

轿辇四周包裹的红色锦缎和珍珠彩宝装饰,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光十分显眼,奢华非常。

侍卫身着铠甲大刀护道,宫女手持花篮沿路撒下花瓣,内侍和乐伶齐齐奏乐,惹得沿路观礼的女孩们都向往非常。

只是美中不足的一点,太子并没能亲自迎太子妃入东宫,而是由几位王爷代替太子将太子妃送进东宫。

祝卿安和柳氏因为要守制,所以没有亲眼目睹太子大婚的盛典,但听着下人的描述,都知道这场盛典的宏大,足以让人议论艳羡十几二十年。

太子大婚足足热闹了三天,京城才渐渐恢复平静,祝家的首饰铺子也在这时候开张。

随着太子妃喜爱绒花的风声慢慢传入民间,铺子的生意从一开始的门可罗雀到人头攒动,每日账面的流水很可观。

柳氏拿着算盘一扒拉,顿时眉开眼笑:“要是天天生意都这么好,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有小一千两的纯利润呢!”

祝家因为新的生财之道而开心时,外头却是一片的愁云惨淡,在太子大婚后之后,皇上突然就一改之前和缓态度,勒令户部在一个月内收缴欠银。

若是到了期限还还不上银子的,一律抄家流放。

权贵们本就因为欠银一事着急上火,如今皇上连筹钱的时间都不给,这是要逼死大家伙啊!

京城的风向就像是一锅炸开来的水,竟然还有看不清形势的权贵竟然到宫门前,跪求皇上收回成命 。

朝中不少勋爵之后的朝臣联合起来谏言,甚至还有人跪求东宫太子,请太子劝说皇上一二。

柳氏和祝卿虽然足不出户,可外头的消息一点都没漏下,据说朝臣关于收缴欠银的折子堆了好几筐子,据说有人在宫门前跪到倒下,据说宫里还有已经走路颤颤巍巍,牙齿都掉光的老太妃去哭先帝等等。

京城简直是乱成一锅粥,可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却老神在在,任由京城乱象丛生。

直到一个消息传来,说是大朝会时,朝臣们哭求皇上无果,转而盯上了新婚不久的太子殿下,一个个求着想让太子出面求求情。

结果也不知道是谁扒拉了太子一下,直接就把身体虚弱的太子给拽到地上去了,而且脑袋还好巧不巧的磕到柱子,直接就把太子给磕晕过去。

然后太子就被抬进了皇上的寝殿,太医院两位院首和皇上据说守了太子一夜,这人才转危为安清醒过来。 因为太子出事,皇上震怒,随即就使出雷霆手段,当日在大殿上拦住太子的朝臣,只要是家族欠钱的,一个一个毫不留情的抄家夺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