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太子妃33(1 / 2)

“哦!”柳氏直觉这里面有事,小心探听:“看大人这样子,京里难道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太太说对了,正是喜事,还是大喜事,明年春天太子就要迎娶太子妃了。

晋王世子是奉命来淮扬给太子搜罗各色新奇器物,到时作为聘礼下聘。”小官员笑呵呵地说出一件大事。

柳氏脑子一转就知道为什么晋王世子担了宣旨的活计,估摸着是皇帝打算拿祝家献出去的家产给太子做聘礼!

柳氏立刻露出一个欢喜的表情:“这可是大喜事啊!”

“是啊,是啊!”小官员也呵呵笑,一时间待客的大厅一片的欢声笑语。

听到太子明年成婚,祝卿安就忍不住同情起这位未来的太子妃,现在看似风光,可惜下场却凄凉。

上辈子这位太子妃一无所出,在太子病逝后,太子妃被皇帝迁怒,被逼着给太子殉葬,连同那些伺候过太子的侧妃侍妾一起埋入黄土。

太子妃的娘家也遭到皇帝训斥,训斥大意就是你家的女孩不够贤良淑德,身体不好生不出孩子,太子一脉没有香火供奉都是你家女儿的错。

因为这个骂名,导致太子妃娘家的女孩都没了良配,基本上个个低嫁,并且在婆家的日子据说并不顺遂,太子妃的姐妹都因为太子的死付出惨痛代价。

但问题是皇帝要谁家女儿做儿媳妇,太子要娶谁为妻,都是皇帝和太子说了算,作为臣子,他们只能高高兴兴的把太子妃送入东宫,不管心里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都不能说一个不字。

可是太子妃一无所出,说实话还真就怪不到太子妃的头上。

主要还是太子太过病弱,十天里有五天是要躺在床上的,天天汤药不离口,多走几步路就大喘气,说难听点就是个药罐子,能活着已经是万幸,想要夫妻敦伦延绵子嗣难于上青天。

东宫不止有太子妃,还有诸多侍妾,这千亩良田竟然就没有一颗种子发芽,到底是谁无法绵延子嗣一目了然。

但皇帝不这么认为,应该说世人都不这么认为,觉得生不出孩子都是女人的错,所以太子妃就被迫没了命。

所以一时的风光有什么用,能够一世康泰才是最大的福气!

送走了小官员,柳氏立刻就忙活开了,立刻指使家里的下人打扫门庭,然后开库房拿布料,预备给家里人都做上一身新衣裳,包括在客院住着的柳家兄妹。

柳氏忙的团团转,还要抽空关注刚刚搬到正房居住的杨姑娘,这一番连轴转下来,身体就有些吃不消了,再加之她身体本来就积弱。

晚上躺下的时候就发了高热,祝卿安直接就住在正院,要给柳氏伺疾,那实际上哪里用得着她动手干活。

祝卿安只需要看着丫鬟把汤药熬好,倒进碗里稍微晾凉,再由她端给柳氏家,看着柳氏把药喝下之后,拿帕子给柳氏擦擦嘴角,剩下的收拾活计也没有祝卿安什么事儿了。

她只需要坐在床边陪着母亲说说话,给她掖掖被子就够了。

柳氏却不想女儿在身边待着,担心会被自己过了病气,祝卿安却无论柳氏说什么也不肯走,她要找机会给柳氏吃兰草凝结出来的露珠。

自己吃了一颗露珠,睡了一个好觉,而且还感觉自己身心都轻便了很多,而且一整天精神饱满,没有哪里不舒服。

柳氏身体沉疴多年,平常一点风吹雨打都让她常常小病小痛,要是遇上什么坎坎坷坷,少不得要大病一场。

祝卿安不想看到母亲重蹈上辈子的覆辙,一身病痛在床上苟延残喘挣扎着喘气,明明痛不欲生却还要强撑着给女儿谋划未来。

虽然母亲上辈子的病痛很大原因是因为中了毒,但身体虚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祝家打算料理完淮扬的事情就举家上京城,旅途奔波劳累,而且中途会不会像上辈子一样遇见水贼,祝卿安也说不好,所以给柳氏调养身体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既然有了掌中兰草这天大的机缘,祝卿安自然不会吝啬给亲娘用。 祝卿安昨天晚上大概是亥时初吃了露珠,早上起来她就发现兰草的叶尖尖上又凝结出一颗露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