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治脚伤140(1 / 2)

周大年带领徐跃进来到养猪的院子,老廖忙前忙后的堆猪粪呢,见徐跃进背了轮椅来,老廖可开心坏了。</p>

老廖:“二哥,徐哥,这轮椅终于做好了啊!”</p>

徐跃进:“等了好几个月才有两个旧轮胎架子,这不,你看看结实不…”</p>

老廖:“结实,可真好…”</p>

周大年:“给杨妞婆婆做的吧!老廖啊!你可真有心了…”</p>

老廖:“嘿嘿,夏天炕上又热又潮的,推她婆婆出来晒晒太阳,这不是挺好。”</p>

徐跃进:“哦,我说你时不常去我那问问轮椅做好了没有,远离是要讨那个寡妇欢心啊!”</p>

周大年:“老廖和杨寡妇有缘分呢!多少钱,我给…”</p>

徐跃进:“要啥钱啊!这木头和轮椅架子都是旧的,我改改修修的就成了…不要钱…”</p>

老廖:“这…谢谢徐哥…”</p>

周大年:“哈哈,我今天可高兴,走,老廖,老徐,去我家,让你二嫂子多给你们炒俩个菜吃…走…”</p>

老廖:“我就不去了…”</p>

周大年:“走吧!和我还客气什么…”</p>

三人结伴回家,一回家院子里坐着一堆人,那栀子的脚都肿了,周大年这才想起来那栀子受伤了。</p>

周大年:“哎呀,二爷给你忘了,怎么样脚还疼不啊!用不用去卫生院…”</p>

那栀子:“不去不去…让我姥爷知道了,他不让我来了。”</p>

周大年:“那这么肿着也不是个事啊!”</p>

杨翠红:“应该是扭到了,一会二奶带你去二板牙那里去看看,不怕啊!。”</p>

那栀子:“我不去,二奶你去忙吧…”</p>

杨翠红:“那行,跃进啊!大老远来一趟快坐下 晚上就在这吃 嫂子给你炒菜去。”</p>

徐跃进:“哈哈,我在家就想着嫂子的手艺呢!今天有口福了啊!”</p>

周大年:“多炒两个菜,今天我们哥仨不醉不休。”</p>

杨翠红:“蒸上窝头了,一会就给你们炒菜,孩子们也别走了,就在这吃吧!”</p>

李秋:“不了二奶,我们还有中午剩的粥呢!晚上刚好吃了,不浪费。”</p>

众人还想再周大年吃了,没想到李秋李冬干脆说回家吃剩饭,众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p>

杨翠红转身去炒菜,把脚疼得那栀子给忘了。正好合了那栀子的意,因为知青点的众人围着她呢!</p>

周大年沏了茶水,三天喝着,孩子们不爱喝,自顾自的聊着天。</p>

周大年:“昨天那电影你们木头场怎么没人来看啊!太好看了…”</p>

徐跃进:“我们过几天就去,不是放好几天呢嘛!”</p>

老廖:“给杨妞看的都哭了,有那么感人嘛!”</p>

周大年:“感人有一点吧!怎么杨妞还不答应你啊!”</p>

老廖:“她还没说呢!我不想别的了,这么多年不都这么过来了…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了。”</p>

周大年:“行,老徐啊!这眼瞅着大大小小也长大了,你是给她们嫁出去,还是留一个在家啊!”</p>

周大年提到大大小小,李秋李冬瞬间竖起耳朵听着,知青群里安静了大半。</p>

徐跃进:“我不着急呢!这俩孩子挺有主意的,端午节她俩回家,我问她们有没有知心的,她们说不着急呢!我也就不着急。”</p>

周大年:“啊!行,要是知青啥的,有合适的,你老徐…”</p>

徐跃进略有所思的说:“知青…只要孩子们给日子过好就行了呗,就怕,要是以后走了,不收心的话,这样的不行。”</p>

李秋李冬坐不住了,眼神朝着周深求助,周深抱着周桐,让李秋李冬在后面跟着。周深来到周大年跟前,给李秋李冬制造机会。</p>

周深:“二爷,小弟找你呢!”</p>

周大年:“哎呦我的好孙子,看看你这两个爷爷,这是你徐爷爷,这是你廖爷爷…”</p>

徐跃进:“你这孙子小牛牛真大啊!哈哈哈…”</p>

老廖:“二哥的孙子和周深长得也挺像的。”</p>

周大年:“一家人嘛!人家还都说我和建伟长得像。”</p>

徐跃进:“周深娶了媳妇白了不少…模样也俊俏多了啊!”</p>

周深:“嘿嘿,谢谢徐叔夸奖,那个徐叔,这是我们村的两个知青,叫李秋李冬的,你上回见过了,他们哥俩知道你会写字画,崇拜的不得了,还说要跟你学呢。”</p>

李秋李冬顺势坐下,徐跃进仔细打量这两个小伙子。</p>

李秋李冬:“徐叔好…嘿嘿…”</p>

徐跃进:“你们也是双胞胎吧!长得这么像。”</p>

李秋:“我们是叔伯兄弟,一个院里长大的…”</p>

李冬:“是…小小就像大大…我也像我哥…”</p>

李秋在下面踢了李冬一脚,李冬藏不住话,差点说漏了嘴。</p>

徐跃进像是知道了什么似的,看了眼周大年,周大年低下头逗孙子了,老廖什么都不知道的神情,又瞧见这哥俩一脸诚恳,心里的猜想应该是对的。</p>

徐跃进:“你们哥俩喜欢字画啊!我看你们村口那字画谁写的,字迹够工整的。”</p>

白陆:“我写的,不过我教他们俩呢!他俩学的可认真了。”</p>

李秋:“白陆的字画和你的没法比,我们还想看一看您的风采。”</p>

徐跃进:“这孩子这会说话…听你的口音,是北京人?”</p>

李秋:“是…我们春天的时候,来这当知青了…”</p>

周大年:“跃进,这哥俩勤勤恳恳的,人品也过关,不惹事不怕事的,我看挺好的 。”</p>

徐跃进:“你们认识我两个女儿,她对你们印象怎么样啊!”</p>

李冬:“小小特别…现在和我是朋友…”</p>

李秋:“我和大大也是好朋友,她教我做白薯面饽饽,还有拌野菜,做辣椒酱呢!”</p>

徐跃进:“哦…你刚才不是抱着那个女孩子…”</p>

李秋:“啊!我没有啊!是她从秋千上差点摔了,我扶她一下,我可没有啊!”</p>

李秋瞬间紧张坏了,这个惹事的那栀子,差点坏了李秋的大事,李秋心里暗自叫骂,那栀子坐在月台上,看着听着下面的一切。</p>

周大年:“跃进,李秋这孩子人品不错,没有不自重的事,刚才是栀子那孩子莽撞了,李秋帮个忙而已…”</p>

徐跃进:“哦…你们二爷这么夸你们,看来你们在这没少干活啊!”</p>

李秋:“嘿嘿,我们哥俩会做饭,知青点的饭是我们做的,还有猪草,我们经常和二爷去割猪草。”</p> 李冬:“平常有个扛扛打打的活我们哥俩能帮着打个下手。”</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