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出发一路向北33(1 / 2)

满红喝了个烂醉,第二天临近午饭还躺在床上不愿起来,头疼得像是要裂开了,仿佛顶在脖子上的不是脑袋,而是一个熟透了的西瓜,稍微用力一敲就要裂开缝隙来。满红感觉口干舌燥,房间里没有矿泉水,他顾不了这么多,拧开水龙头就喝了起来。喝完水,他捧着水洗脸,竟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是那样的陌生,脸比以前沧桑了许多,眼角、嘴角、脸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黑点,头发乱得像鸡窝一样毫无规则,这哪是回乡创业的青年,活生生一游手好闲的小青年。昨晚,三个人唱的歌曲《星星点灯》犹在耳旁,梦里的大山兰花犹在眼前,满红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定要振作起来。这时,满堂发来了一条很长的微信,把孔子说的“益友有三,友直友谅友多闻”,诸葛亮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及毛泽东说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话都写进了信里,劝勉他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多交益友,厚积薄发。满红看完后回了一个“好”字,便出门去吃午餐。满堂看了“好”字后有些不高兴,他最不喜欢人家给他回信息的时候回一个“好”字。“好”字看上去好,但在他看来却一点也不好,反而是敷衍了事、不尊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每次收到他人发来的信息,如果是肯定的答复,他一定会回两个字“好的”,而不是冷冰冰一个“好”字,见满红给他回了一个“好”字,他也就不再回信息了。不一会儿,清梅给满红打来了电话,要他赶紧回村里一趟,有重要的事情一起商量。

清梅驻村扶贫已经两年多了,按照省扶贫办的要求,满了三年,驻村点及驻村书记就要轮换一次。两年多来,尽管清梅只是在刘屋挂职,但她把整个刘屋和鹭河都走了个遍。她常常说,既然来了刘屋,不管在这里呆多久,将来走到哪里,她都始终记得自己是刘屋人,一定要为刘屋全面脱贫竭尽全力。见村里的干部积极性不高,她便拿来毛泽东的《寻乌调查》给大家学习,号召党员干部要有调查研究的精神,干工作之前要先把鹭河和刘屋的情况弄透彻,把村民的迫切希望掌握清楚,这样才能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还要工作队发挥“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在岗一天就要把岗位的工作做到极致。针对基层党组织涣散的现象,清梅通过开展党支部大学习大讨论、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作风大比拼等活动,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有一次,她组织党员干部到于都长征第一渡参观,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重温红军长征精神,走进瓜果蔬菜基地考察学习,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当紧凑。大伙都说:“过去咱们鹭河是江南客家古镇,商贾云集,经贸发达,可是现在咱们鹭河落后咯,刘屋就更不用说了,要产业没有产业,要项目没有项目。这就好比跑步比赛,人家都已经在冲刺了,我们还在起跑,这回恐怕打赤脚也跑不赢人家咯。”清梅说:“乡亲们,可不要气馁,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实践出真知,干了才知道我们到底能不能把刘屋管理好发展好。”还别说,自从那次以后,村民的积极特别高,以前村里开会,喊破喉咙也不见一个人来,现在听说村里开大会了,村民早早地赶来会场了。以前村里说修路,每家每户要派人丁来参加义务劳动,但响应的寥寥无几。现在只要村里说干点事情,村民在微信群里抢着要接龙报名参加。这让刘书记看了后陷入了沉思,渐渐也对工作队的工作能力给予了肯定。

刘书记见一次清梅就竖一次大拇指说:“清梅书记,想不到你一年轻女干部,做事情很有方法啊,现在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不论男女老少,积极性都被你调动起来了。咱们一个村啊,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这一家一户都是有血缘关系的,这家和那家同一个宗族,那家和这家共一个祠堂,说白了,过去在我们村里干工作啊,还得仰仗着各个宗族的族长或者有威望的人,为了搞好村里的工作,我把这些说话有份量的人选为村民小组的组长,平时开展和联络工作全靠他们啊。为了和他们搞好关系,这些年,我酒没少喝,饭局没少组织,工作看似开展了,但总感觉做得还不够漂亮。当然,这和我个人的性格也有关系。我在村里当村书记十多年了,过去,我总是认为只要没人上访,只要村民不闹事,只要村里不死人,我的工作就算过得去了。更不敢大胆用村里的钱搞建设,只要和村里的钱袋子扯上关系了就人多嘴杂,我的精神就紧绷着,因为你就算拿了一根针,村民也会说你牵走了一头牛。无论你拿没拿一针一线,村民都会怀疑你公款私用了。我也明白,我们党员干部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不拿村里的一针一线,可大伙的思想观念就是转变不过来啊。但村里的经济还是要搞吧,为了求合规,什么事情都慢条斯理地做,一点效率也没有,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现在看来,这老思想和不好的作风过时了,该改改了,咱们总不能再眼睁睁看着村里的方方面面都落伍了啊。这次大家走出去参观学习,别说村民们开了眼界,我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原来秀美乡村建设可以这么搞,真是很受启发。我也想到了我们村该为村民做点实事了,可你看我们村委的人,要么没有文化,要么就做事简单粗暴,跟不上形势了哟,见你这么雷厉风行,我打心眼里佩服啊。你和工作队来了之后,村里的党建、综治、集体经济都上了一个台阶,杨书记还常常表扬刘屋呢,鼓励其他村委也到我们村里来学习工作经验,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过去,每次镇里开干部大会,我都主动坐到角落里头,书记还就此批评我不求上进,甘愿落后。现在村里进步了,我开会也敢坐到前排去了,就是不去前排坐,其他村书记都要把我推到前面去坐,杨书记也点名要我往前排坐。现在村里取得的业绩,多亏有了清梅书记啊,我们村里就是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啊。”

“刘书记,您过奖了,我来村里这么久,早就把自己当村里人了。现在进入新时代了,国家上上下下都重视农村发展呢,这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了。我还想多跟着您学习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增进和老表之间的感情呢。搞集体经济你也有经验,据说鹭河最早的砖厂就是在咱们刘屋搞起来的,还是您刘书记牵头的,那时可风光着呢,要买红砖建房都找您呢。这些年,您还引进了一家制衣厂回村发展,吸引了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我们年轻人做事情有时候血气方刚,考虑得不够周全,往后啊,还请刘书记多多指导,我虽然还有半年的时间就要回市里去了,但是我在村里一天,就会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道,和刘书记打好配合,一起把村里的集体经济搞好。”

“是啊,那时候刘屋的砖厂可风光了,可是现在家家户户都盖好楼了,砖的需求量少了,砖厂都倒闭了。现在除了一家小型制衣厂,村里都没有其他集体经济了。清梅书记,你年轻,社会资源丰富,活动能力强,还请你多为刘屋的老百姓多办好事啊。”

“书记,客套话我就不多说了,依我看啊,可以发挥鹭河的优势,在咱们刘屋发展黄元米果产业啊。我了解过了,说到黄元米果,村民的积极性最高,都说黄元米果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咱们鹭河可是遍地黄金啊,大伙都愿意去搞生产呢。村民们说,其他村都把黄元米果产业搞得红红火火,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我们不仅可以,还要比他们搞得更好呢,今后我们还要搞自己的黄元米果加工厂,我们还要把黄元米果销售到省城、首都去呢。”

“这话谁说的,口气倒不小,依我看能把工厂办起来就不错了。”

“这是满红和村民说的,杨书记也很赞同他说的话。杨书记还对他说,满红啊,年轻人就是要把农村当作历练自己的大舞台,返乡创业青年就是要把参加创业和带领村民致富作为奋斗目标,你说的黄元米果产业,只要你敢想敢做,没什么不可能实现的,就怕你不敢想不敢做。我也很赞同杨书记的话,满红回乡创业,县里、市里的媒体都做过报道,他还积极参加了鹭河的防疫工作,在瑞峰山脚下做了一个多月的防疫志愿者呢,我觉得满红干劲十足,是可塑之才,我们可以继续申请一些惠农政策帮助他,树立好这个典型,讲好我们刘屋返乡创业青年的故事,展现好我们刘屋人的精神风貌。现在正是满红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伸出手帮助他度过难关,同时成立村里的黄元米果生产加工厂,让他以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形式入股,壮大村集体经济。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到省里去跑一跑,所以我想和刘书记商量商量,着重把满红培养起来,满红培养好了,将来村委的工作就后继有人了。”

“清梅书记,我很赞同你的想法,抓紧时间打造出我们刘屋的黄元米果品牌,只要产品过得硬,市场销路肯定没有问题。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土特产,越土越受欢迎,想不到你把事情想到前面去了,真是年轻有为啊。另外,我们村里还有个地方叫‘进士第’,现在还保留了一栋九井十八厅的老房子,相传在明清时期,这户人家出了一位进士,后来在外地做官,他为官清廉,为民除害,先后做过县令和知府,所到之处,政通人和,风清气正,无不受欢迎啊。人人都说他是青天大老爷,是包青天在世啊。后来他告老还乡,又回了咱刘屋养老了。回了刘屋后,很多士林好友不远千里来鹭河看望他呢,留下了许多赞歌和诗词,可见他的为人和威望很不一般。在土地革命时期,进士第成了县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如今进士第是村里的红色景点了,但是历经百年的风吹雨打,老房子已经成为危房了,再不抢修,恐怕房子就要倒塌了。可是我这个人固步自封,画地为牢,县里市里领导的门都不知道在哪里,还想请清梅书记多费心啊。”

“刘书记,您放心,我把这件事情给记上了。”

“打算什么时候去省里跑跑?”

“我打电话给满红了,等他到了镇里,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清梅书记执行力真是强啊,你看满红他来了。”

满红把车停好,急忙赶来村委会。他们几人一阵寒暄,便进入主题。清梅把和刘书记交流的想法都告诉了满红,满红听了后十分激动,只是有些踌躇。

刘书记看出了满红的心事忙问:“满红,你是党员吗?”

“刘书记,我是群众呢。”满红有些难为情地说。

“那不要犹豫了,党组织正需要你这样敢拼敢闯的同志呢,快写封入党申请书,快快加入党组织吧。”清梅在一旁说。

“对,杨书记也多次提过,说你是回乡创业的青年代表,一定要好好培养,将来还要担当大任呢。”

“谢谢两位书记,能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我的光荣啊,也是我的梦寐以求啊。我这就回去写申请书。”

“满红,不用回去写了,你就在村里的党员活动室写,写好了现场递交入党申请书,我和刘书记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那真是太好了,那你们等我一会,我去去就来。”说完,满红开着车,一溜烟就走了。

大概过了半小时,满红回来了,整个人精神了不少。原来他刚刚去理发店理了个头发,把凌乱的头发剪了,把拉渣的胡子全刮了,还换了白衬衫和西裤,穿着皮鞋,仿佛变了个人似的,意气风发。

“满红,你这半小时像变魔术一样,把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清梅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