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非遗文化风波24(1 / 2)

农民丰收节后,满红直播带货的事情家喻户晓。见短视频可以带来效益,鹭河迅速刮起了一阵玩短视频的热潮,不时有人在田间地头拿着手机拍这拍那,还有的姑娘在自家门口扭来扭去。问他们这一天天的对着手机干嘛呢,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拍短视频、刷短视频呢”。一时间,人人捧着手机沉迷在短视频里面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就连跳广场舞的大妈、杀猪的大伯也开始玩起了短视频。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一个小小砖头样的手机里面到底暗藏了怎样的玄机,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天天对着手机捣鼓到底意义在哪里,玩短视频这件事很快就成了鹭河人茶余饭后后的谈资。直到有一天,有人郑重其事地说,刘屋大山的儿子满红,拿着手机对着田里的禾苗拍短视频,积累了许多粉丝,农民丰收节的时候玩了一次直播,卖了好几百斤黄元米果呢。这时,大伙才发现,守着一亩三分地也不一定能赚多少钱,这下可好,玩手机短视频竟然可以赚钱了。

细细来看,鹭河玩短视频的人主要有这么几类,一类是天天对着手机唱歌跳舞,这类主要以姑娘和广场舞的大妈居多,不过这类常常招人诟病。村里人说:“某某啊,每次都在手机里露胳膊露腿,穿着妖艳,甚至连胸部、臀部都露一点点给别人看,少儿不宜,有伤风化。”

有人说:“人家可受欢迎哩,很多人留言说‘小姐姐,人长得漂亮、歌唱得好听,给你点赞’‘小姐姐,鹭河在哪里啊,我要去鹭河找你。’还有很多网友给他们打赏呢?”

一类是在田间地头拍蔬菜、禾苗、庄稼,拍自己干农活,去哪里拍哪里,干什么拍什么。动不动就对着手机说:“家人们,今天我带你们去看看我种的水空心菜和高笋。”“家人们,这是我的草莓基地,欢迎来鹭河摘草莓。”这类主播中规中矩,粉丝不多,影响力不大。但还是有村民不喜欢,他们说:“一做田老表,去干什么,都往手机里发视频,谁稀罕啊。还有,对谁都叫家人们,真的太轻浮了。”

一类是分享鹭河的新鲜事,无论鹭河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往手机发短视频,以往鹭河人了解身边事主要看鹭河人办的公众号,现在公众号没人看了,都喜欢捣鼓短视频。不过也有打失误的时候,因为发布假新闻和谣言,不少这类的短视频被封号了。

还有一类是发短视频纯粹就是打发时间,什么也不图。不过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发的短视频几乎没人看,要么自己给自己点赞,要么就几个熟人相互点赞偷着乐。

时间久了,有人就沉迷于短视频,不下地干活,不照看孩子,甚至连庄稼给虫吃了,孩子走丢了都一无所知。但短视频还是给鹭河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有的人名气大了,成了网红,有的人学会了短视频直播卖农特产品,满红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天,刘老师时常端着手机发呆,琢磨着短视频的事情。可寻思了很久,仍然有些问题整不明白。于是,他骑个摩托车从村岭来了刘屋,满红见刘老师来了,便放下手头的事情说:“刘老师来,快进屋里坐。”

“满红,我想和你商量个事。”

“刘老师,有什么事请尽管说。”

“满红,你看,现在鹭河人人都玩起了短视频,我想着要是能拍拍我们美丽的鹭河,把我们鹭河的文化和农特产品展示出去那该多好啊。”

“所以,您也想拍短视频是吗?”

“对啊,可是我不会拍,想请你帮忙呢。”

“刘老师,没有问题,我回乡创业您帮了我不少忙呢。拍短视频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我一定帮您拍好。”

“可是,我们怎么拍呢?”

“刘老师,我想了想,我们的短视频要和其他人的不一样,一是内容不一样。主要以介绍鹭河的旅游景点、美食和文化为主,让城里的朋友看了短视频后对我们鹭河的生活向往,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来鹭河旅游。二是呈现形式不一样。要有主题有系列,比如分鹭河景点、鹭河美食、鹭河农特产品、鹭河宗祠,等等,分系列、分节奏更新短视频。三是表达主题不一样。其他人拍短视频都讲自己怎么样怎么样,我们是放弃小我,选择大我,主要以宣传鹭河为主,目标是让我们的短视频号迅速成为鹭河最有影响力的生活服务类的号,相当于我们鹭河人的电视台。到时候,我们的短视频一定能火起来,刘老师就是鹭河的网红了。”

“满红,说得太棒了。我的目的并不是自己当什么网红,而是想让咱们鹭河成为网红。到时候我们再利用这个有影响力的短视频平台帮助党委、政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如果粉丝量大,我们再来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你看怎么样。”

“刘老师,就按您说的办。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始拍了,先来一个说鹭河景点的系列,比如介绍瑞峰山、天南山、契真寺、宝华寺、斜坑水库、十八弯、刘氏娘娘庙、汉地瀑布等等,把我们鹭河有名的景点都说一遍。您可是鹭河人的文化名人啊,您不仅了解这些景点,还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到时候您拍的视频,一定会吸引很多网友关注,引发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情感共鸣。”

“满红,你和我想的基本上一样,我们先去拍瑞峰山,你来拍,我来说。从今往后,我俩就是搭档了。”

说完,满红和刘老师一人骑了一辆摩托车朝着瑞峰山开去。去瑞峰山要经过斜坑水库、十八弯、刘氏娘娘庙,满红建议就干脆先到瑞峰山巅拍,然后从瑞峰山下山,一路拍回来。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了县东河片最高的山峰瑞峰山,瑞峰山海拔823.3米。瑞峰山一脚踏三县,山上的风景特别漂亮。每逢下午雨过天晴之后,第二天就可以在瑞峰山上看到翻滚的云海,人在瑞峰山上犹如仙境一般。到了冬天,温度稍微低一点,瑞峰山上会有雾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犹如童话王国。每逢大年初一,很多鹭河人会来瑞峰山登高,或观光或祈福。土地革命时期,瑞峰山是我们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到现在瑞峰山还保留了过去苏维埃办公的场地,并悬挂了牌匾。瑞峰山还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欢迎大家来鹭河走走,登上瑞峰山看看。”

“刘老师,说得非常好啊!我觉得可以。您看您边说,我边拍瑞峰山的风景。相信很多人看了您的视频后迫不及待要上瑞峰山看看了。”

“多拍几遍,感觉刚刚紧张了。第一条视频总要拍好来,是吧?”

说完,刘老师对着手机又拍了几遍,直到两人都觉得满意为止。满红把拍好的短视频发在了网上,接着又以同样的方式拍摄了刘氏娘娘庙、十八弯、斜坑水库、八角亭、茶亭等等。一个下午拍了十几条短视频。待全部拍完,他们发出去的短视频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和评论。

“刘老师,很多您的学生给您点赞评论了,他们说毕业十几年没有见过老师,没想到在网络平台看到老师拍短视频了,我们的老师好时髦啊。”

“我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哇,留言和评论还在增加,短短一个小时就有一万多人观看了视频,三四百个赞,近百条评论。还有人催我们多更新短视频呢。”

“满红,这就是现在的网络时代啊,传播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刘老师,我们拍的短视频很有意义,一下子就向一万多人宣传了我们的家乡。晚点说不定有更多人看呢。”

“哈哈,如果能宣传鹭河,我就在网络上‘跌股’也不怕。”

“刘老师说的很好,您已经成为网红了。”

两人骑着摩托车下山,刚刚到圩镇,有村民就问:“刘老师,上瑞峰山了啊?你们把瑞峰山拍得可真漂亮,您说的也特别好。”

“咋就知道我上瑞峰山了。”刘老师笑着问。

那人掏出手机说:“嘀,我刚刚还看您发的短视频呢。”

接着十来天,他们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在网上发布鹭河的视频,几乎把鹭河有名的景点都拍了个遍,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外地网友纷纷留言问鹭河在哪里?周末就要来鹭河走走看看。

可以说,满红和刘老师的短视频尝试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也收获了很多的粉丝。他们还计划着等拍完手头上的系列,就到回乡创业青年的项目上拍拍,帮助他们打开农产品的销路。

可是,他们正打算执行这一计划时,鹭河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鹭河新街冒出了很多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店面招牌。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水酒,非物质文化遗产鹭河黄元米果,非物质文化遗产鹭河鱼丝,等等。这个奇怪的现象还被好事者拍下来发到网上去了,不发还好,一发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杨书记得知这个事情可把他急坏了,赶紧来到新街了解情况。到街上一看,好家伙,加起来有十来家这样的招牌。他一面吩咐工商所和城管大队工作人员赶紧和店主商量先把招牌拿下来,一面吩咐宣传谢委员找到在网上发布消息的人赶紧撤稿。

杨书记走进一家水酒店问:“老乡啊,这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水酒的牌子是怎么弄出来的?”

“书记,是这样的,我前几天呢在咱们街上一家图文店给小孩打印试卷,突然看到有人做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元米果的牌子。我心里就想,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啊,人家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说明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啊,于是我就照样请图文老板做了一块。其他店老板看见我打了这样的牌子就问在哪里制作的牌子,他们也做到一个来。就这样,相互传开来了,大伙都来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

“原来是这样,你们要知道米果小镇的黄元米果的确是评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啊,人家当然可以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了,你们没有评上那怎么行?”

“都是鹭河人,怎么他的黄元米果可以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水酒就不行呢?”

“你别着急,先把招牌拿下来,过几天,我们镇里开个大会,告诉大家怎么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没有申报上之前,大家可别再这样乱打招牌了。”

杨书记又走访了几家商户,果然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似懂非懂,但都充满着兴趣。

杨书记叮嘱工商所和文化馆的同志说:“尽快召开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宣传大会,让大家弄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是啥,为什么这样的招牌不可以随意悬挂。”

乡镇正准备筹办会议,又有人到镇便民服务大厅来寻求帮助说:“今年是我回乡创业的第五个年头,我制作黄元米果也有五个年头了,可今天我接到一个法院的传票,说我不可以打鹭河黄元米果的招牌,因为有人已经把这几个字注册成商标了,我要用的话就得花钱购买使用费,一年要花一千块,不然要罚款两三万块。我就感到纳闷了,我们鹭河黄元米果至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家家户户都打黄元米果,很多回乡创业人都把黄元米果当农特产品卖,怎么现在我们鹭河黄元米果的品牌却被一个外地人给注册成商标了,而且还不让我们使用呢。”

这样的投诉和求助,不止他一个,很多从事黄元米果制作销售的农户都遇到了同样的困惑,都说收到了一份来自法院的传票。杨书记让谢委员联合工商所好好查查。

工商所的同志说:“书记,查到了,是一个社会组织注册了这个商标,看来我们维护老表的利益已经迫在眉睫了。”

工商所的同志说:“我请教了律师,他说类似‘鹭河’这样的词含地名,而地名多是地理标志的含义,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所以我们鹭河黄元米果的品牌可以继续使用,不需要向该社会组织支付任何费用。另外,如果我们的老表在注册商标之前就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商标,那么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也无权禁止我们在原范围内继续使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