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缇萦(42)337(1 / 2)

被父母联合困在椅子上‘三堂会审’的经历缇萦自从四岁那年高热之后就没经历过了,时隔十一年再次经历,还有些新奇,问什么答什么,乖巧极了,甚至还能抽空给口干舌燥的父母各倒了杯凉茶。

憋了许久的话说了出来,缇萦也觉得畅然,“父亲母亲喝点水,别热坏了。”

温凉的茶水划入喉道,夫妻俩再大的火气也无法对着女儿发泄,只能憋到了心里独自哑火。

二老心偏的不像话,愤怒全然是对着外人的,他们这么乖巧的女儿,究竟是哪里跑来的不三不四的不正经青年诱拐良家妇女?

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赵父越想越生气,辗转反侧咽不下这口气,到底是身带官职的,隔日就找上了太守府,听说那臭小子在太守府客居过几日,正好问问太守大人那人的身份,也让河间的父母官好好整治一下这地带的风气,不能被不三不四的外地人给带坏了。

赵父气头上劈里啪啦说了一堆,一口一个臭小子,张太守连忙打断,“赵兄——”

陛下这事儿的确办的不地道,他私心里赞成赵父的义愤填膺,但态度上却不敢苟同,眼见他越来越口不择言,张太守险些吓得给他嘴捂上。

摸了摸受惊的小心脏,连忙把人压住,“这个...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情况是这么个情况,你也知道是什么情况...”

一边车轱辘话企图把人绕晕,一边暗自叫苦不迭。

还让他管,他哪来的胆子哟。

问他那人是谁,他倒是知道,可陛下自己没开口的身份,他再有胆子也不敢说呀。

张太守绞尽脑汁想办法把人糊弄过去,正伤神时门外一阵兴奋的大喊,”爹——长安来人了——”

显然是他那不省心的儿子。

他们张家祖祖辈辈都没长安的亲戚,长安能来什么人,这死孩子一惊一乍的吓死人了。

张太守怒目圆瞪,正欲责骂两句,就被略微熟悉的马蹄声打断,话堵在了喉咙口。

这匹马眼熟,马背上的人也眼熟。

手里拿着的东西......

显然是一道诏书

赵父率先回过神来,连忙拉着旁边呆愣的同僚跪下,“臣等参见大人——”

来人赫然是段宏,翻身下马,展开了手里东西高声宣读,冷沉的声音中张太守逐渐回神,听清那诏书的内容后,再次陷入了迷惑。

“父亲的意思是,太后懿旨要召女儿入长安,拜见太后?”

听到父亲着急忙慌地转述,缇萦也摸不着头脑。

她?见太后?

赵母急坏了,“好端端的见我们缇萦做什么?”

赵父也恍恍惚惚,要不是张太守再三确认着急催促他回来,他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诏书上是这么说的,说是陛下亲征太后放心不下,听说这么河间出了个显灵的神女,所以特意下诏...”

“爹...”

赵文钻了进来,小心翼翼,“外面的大人问姐姐何时启程,莫要耽搁...”

是了。

懿旨说的是即刻启程。

赵父赵母对视一眼,如出一辙的为难和担忧,缇萦倒是还好,略微惊讶间却已经开始时吩咐侍女收拾行囊了,“父亲母亲别担心,人人都说太后娘娘是仁慈之人,断然不会为难女儿的。”

可长安那么远,要去见的还是太后,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失了性命,权贵中的权贵,哪里是他们这种小官之家能惹得起的...

懿旨耽误不得,段宏走了进来,再次催促,“赵姑娘何时能好?”

说话冷冰冰的,好像不带半点属于人的情绪,缇萦讶异地看了一眼,随后视线顿住许久。

她见过他,在阿彻身边。

“很快...”

缇萦回过神,掩饰住惊讶和犹疑的情绪,“劳大人稍等一刻便好。”

夫妻俩有太多话想说,可当着段宏的面断然说不出口,只能边无声叹息边帮着女儿上下打点收拾行李,全府上下忙活了一盏茶时间也算是初步收拾好了。

张珩也收拾好了赶到赵府,“神女大人,我也收拾好了,现在就能走。”

缇萦看着他脚边满满一个大包裹,有些接受无能,“你...去做什么?”

“我护送您去,免得您有危险。”

这叫什么话,把段将军放在何处? 张太守慢一步赶来就听见蠢儿子说话不过脑子,连忙开口找补,“你哪来那个本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