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赵瑟瑟(47)220(1 / 2)

佛首滚落一旁,扑面而来的尘灰呛人又迷眼,皇帝也没能幸免。

等尘埃落尽,他脸色沉黑如墨,闭了闭眼,沉声吩咐。

“回宫——”

扔下了独自在大殿中接受众怒的太子。

御林军开道,轿辇起行间,信徒脸上的表情尽数收入囊中,无一不是悲痛万分,脸上写满了惊愕和绝望,以及再难压抑的无边怨意。

皇帝闭了闭眼,知晓这场风波怕是暂时无法了结了。

......

皇帝离开后,太子也被手下很快护着离开,只是难免与震怒之下的百姓有所冲突,艰难地回到了东宫,看着自己身上乱糟糟的尘灰,甚至有几道被无礼的刁民挠出的血痕。

太子却无暇顾及。

心跳急速加快,仿佛要跳出胸腔一般,额头上冷汗涔涔,按住不自觉地颤抖着的右手,太子不可避免的惊慌和焦虑。

什么佛祖显灵,是他的好弟弟还不肯罢休,即使父皇已经出面表示铜钱一案就此揭过,李承鄞宁愿冒着触怒父皇的风险,也要再次让他陷入民怨之中。

太子不仅担心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民怨,更担心潜在的危机。

李承鄞到底还有什么后手才敢这般肆无忌惮...

自己还有什么把柄可以被他利用...

太子焦灼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间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止住脚步,高声叫人。

“来人——”

他的把柄,无非是西洲的那些烂摊子。

不能让李承鄞得逞...

......

“殿下,柴先生,闹事的人已经把大理寺和京兆尹门口堵得水泄不通,有一部分被引导着往皇宫门口去了...”

柴牧沉声叮嘱:“让我们的人隐蔽一些,不要太冒尖被看出端倪,也不要太过出格。”

他们本意就是借用民意,百姓聚众的时候情绪最好煽动,尤其是有佛像血泪和倒塌这等极具冲击力的事情发生在前,借机宣扬所谓的‘真相’,鼓动他们讨伐‘罪魁祸首’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只是还得注意一点,不能触动皇帝的底线。

要将民意克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也要在皇帝震怒却能容忍的范围之内。

“属下明白。”

裴照拱手,又想起什么,突然提起,“忠王府派出去的人刚刚出了上京,去向不知,是否要派人跟上去...”

“不必管,”

青年立在窗前,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透露出坚毅和谋略,李承鄞闻言收起手中的书简。

忠王府派出城的人只会是太子的命令,至于目的地和原因为何,他再清楚不过。

太子终于意识到他的最终目的是借大哥的死做文章,也知道高显手中会有他的罪证,所以立即派人出城去截那道莫须有的卷宗去。

只可惜,那道能给太子定罪的卷宗,从来不是来自西境。

李承鄞冷声叮嘱,“转告高相,就说一切就绪。”

“属下遵命。”

————

镇北侯府

朱红色的柱子支撑着高高的屋顶,飞檐斗拱,错落有致,赵士玄登上楼阁,果然在栏杆处看到了女孩儿绰约的倩影。

与她并肩凭栏远眺,入目是巍峨的宫墙,随后是宫门口乌泱泱如墨团一般迅速蔓延向外扩散的人群。 “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也不怕陛下问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