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绿芜(59)102(1 / 2)

圣驾过扬州稍作休整,经日跋涉,康熙即便再精神魁烁也是年过五十之人,难掩疲意,胤礽陪着坐了一会儿,服侍他洗漱完后偷得空闲。</p>

扬州风景秀丽,胤礽沿着繁华的街道漫步,难得有如此闲适的时光,只是难免会念及绿芜。</p>

他捎去的山茶花还未得到回信。</p>

远处湖边人群密集,胤礽远远地看见人头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走近一看,才发现虽是人多密集,却静寂无声,十分安宁。</p>

有人在佛坛讲法,信徒众多。</p>

胤礽抬目远眺,才发现那讲法之人竟是个熟悉之人。</p>

云居寺的溟波和尚。</p>

隔着层层人群,那和尚也看见了他,略微颔首,胤礽驻足,静待人群散去。</p>

等人群散开之后,胤礽负手走近,颔首回礼,接过他递过来的清茶,静静品茗。</p>

“当年一问,大师还欠孤一个答案。”</p>

溟波和尚了然一笑,轻摇了摇头:“施主已有所解,何须老衲多言?”</p>

提起此事,胤礽也不免轻笑。</p>

当日在云居寺面对空空如也的禅室,胤礽有一瞬自觉被愚弄的愤怒,但更多的是迷茫和无力感。</p>

他以为溟波大师所说的解法便是如此。</p>

空空如也。</p>

他以为注定逃不过前世的结局。</p>

但他遇到了卿卿。</p>

参天大树遮住了烈阳,两人面对面静坐,沉默不语却自有一番闲适意味。</p>

溟波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随后看向绿茵之外的湛蓝苍穹,语气莫名。</p>

“施主看这天色如何?”</p>

胤礽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天边,天色正好,艳阳高照。</p>

秋高气爽。</p>

“大师何意?”</p>

溟波和尚只盯着天边,兀自感慨:“日头还当盛时...明日依旧高悬...”</p>

明日依旧高悬...</p>

他在暗示什么?</p>

胤礽似有所觉,面色微沉。</p>

溟波大师看着他,双手合十,神情莫测:“施主,行差踏错,三思而行。”</p>

逆天而行,必受反噬。</p>

胤礽看着他,不为所动:“大师到江南,便是为了提醒孤这一句?”</p>

“贫僧只是四处远游...受佛陀指引...至江南等一有缘人。”</p>

有缘人?</p>

“大师说的有缘人是?”</p>

溟波大师笑而不语,避而不谈。</p>

胤礽总觉得他的眼神神秘莫测。</p>

而且...</p>

这和尚说话从来只说半句,胤礽此刻总觉得他话外另有深意。</p>

“说起缘分一事,贫僧与施主也算是有缘...”</p>

胤礽不吃他这一套,抬手灌了一杯清茶:“既是有缘,大师便再赠孤一言如何?”</p>

溟波和尚神情微顿,随后反应过来,大笑出声,笑过之后沉默片刻。</p>

对上胤礽沉静的眼眸,溟波起身,叹息一声,目光落在他腕间,意有所指。</p>

“施主腕间这串菩提子...绝非凡物......”</p>

“逢凶化吉,百无禁忌。”</p>

呢喃声随着他缓步离开渐行渐远。</p>

胤礽仍旧坐在绿荫下,神情莫名。</p>

明日依旧高悬...</p>

他皇阿玛治下有六十一年,如今才康熙四十五年...</p>

他确实是在逆天而行。</p>

但......</p>

胤礽抚摸着腕间温润的玉珠,无声呢喃。</p>

“这一次,神明佑我。”</p>

......</p> 康熙四十五年南巡,圣驾至江宁,帝亲历紫金山南麓,谒孝陵。</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