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1 / 2)

秦王稷以武安君白起秘密更换王龁,这是秦国最高的机密。秦王稷为了防止消息泄露,让秦太子前往传达命令。秦王稷选择秦太子,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秦太子是秦**任的人;另一个则是为了替秦太子树立威信。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秦王稷还特意挑选了黑豹骑十几名将士,亲自护送。秦太子率着黑豹骑出了咸阳,昼夜不停,赶赴前线,传达秦王稷的命令。

孟尝君出使秦国,归国之时,被秦国君臣羞辱。好在,孟尝君身边的能人众多,倚靠鸡鸣狗盗之辈,出了函谷关。孟尝君回到齐国,不甘心被羞辱。于是,以齐国为首,号召诸侯伐秦。

于是,齐、韩、魏结盟,兵伐函谷,三国联军用了三年从正面攻破了函关谷。由于魏襄王、韩襄王同年死去,赵国也发生了沙丘宫变,楚怀王也客死咸阳,秦国才躲过了劫难。

秦国虽躲过了劫难,但也是大伤元气。

秦国攻伐韩、魏之时,穰侯魏冉见国中无显赫名将,举荐白起。白起出征,伊阙一战,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一战成名,绽放色彩,成为秦国最年轻,最闪亮的将星。

数年后,白起奉命讨伐楚国。白起用兵奇特,以少量的军力,直捣黄龙,攻克楚国数百年的国都…郢都。楚顷襄王害怕秦国,不得不向东迁都,迁到陈郢。

此战,白起威名更甚,功拜武安君。

及至后来,白起合纵诸侯伐齐,华阳之战,又击败魏、赵联军,名声更是显赫,军中地位,无人能够取代。

秦王稷听从范雎的建议,囚禁秦宣太后、驱逐四贵。然,对待白起,又用之,也防之。秦王稷将攻伐韩国的任务交给了白起,白起不愧是秦国最能打的人,速战速决,先攻破了韩国汾城,后又占据太行要道,出奇兵逼迫野王邑献城。

韩国上党和新郑之间的联系,也彻底被切断。

白起本想趁势,占领韩国上党,再建功业。可,秦王稷却将取上党的任务,交给了左庶长王龁。

白起了解秦王稷的为人,也不去争,率军继续攻韩,向韩王然施加压力,让韩国不敢与秦国为敌。

转眼间,秦、赵两国的战事,僵持了近三年。白起虽没有在前线指挥,却时常关注长平最新的战事。如今,秦、赵骑虎难下赵将廉颇不容易对付,更是让他心有不安。

随着,赵王丹换下廉颇,以马服子为将。白起是否看到了破赵的希望,也知道自己再建军功的机会将会来临。

这夜,白起心中有事,无法安睡,抬头看着星空。随着一道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黑夜的宁静。

“武安君,咸阳来人了。”一道声音,划破夜空传了过来。

白起听闻声音,便知道来者是司马梗。白起依旧注视着天空,有几分欣喜地道:“这一天,总算等到了。”

司马梗也露出喜色道:“武安君说得不错。我们等了这么久,总算等到了。”

白起怅然地出了一口气,问道:“来者是谁。”

司马梗压低声音道:“太子。”

白起闻言,神色一怔,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太子亲自前来。

司马梗又道:“太子身边还有大队黑豹骑。”

“你说什么?跟随太子来的是黑豹骑。”白起见对方果断的点头,又道:“黑豹骑是王上直辖,却来到这里,必是有大事发生啊!”

“王上身边的黑豹骑都出动了,看来是咸阳那边对赵国,要动真格了。”司马梗又道:“王上以武安君前去伐赵,有几分胜算。”

白起想起在五国伐齐之时,曾匆匆与廉颇见过一面,“赵将是廉颇,我的胜算也不高。”

司马梗愣了一下,问道:“武安君打不过廉颇?”

白起笑道:“五国伐齐之时,我曾与廉颇见过一面。廉颇,那可是三十年前,就敢孤军深入伐齐之人,还获得勇冠诸侯的称谓。我与他对战,也不能全身而退。纵使,我打赢了,也将会是惨胜。”

司马梗也知廉颇的战绩,却没想到武安君对战,也没有把握获胜。既然武安君说了,司马梗也相信对方的判断。

司马梗问道:“武安君对战马服子,胜算有几成。”

“赵将是马服君赵奢、望诸君乐毅、都长君田单、廉颇等人,我胜算不高。”白起语调有些轻视道:“马服子不过竖子耳,我岂能将他放在心上。”

“武安君,不可大意。”司马梗道:“据邯郸斥候传来的消息。马服子曾与马服君、都长君、以及众多武将论战,不曾输过。此人,善兵法,不弱马服君。武安君,我们与之对战,还是要小心谨慎。”

“兵法人人都会说,可,成为举世名将的人,又有几人。名将发于行伍,久经疆场,披甲征战,冲锋陷阵,才能诸将成为一代名将。”白起完全没有把马服子放在心上,语调轻蔑道:“马服子自以为读了几本兵书,会说几句兵法,就以为天下无敌。我看啊!赵国的国运是到头了。”

司马梗听武安君这般说,到有几分轻视马服子的战力,迎合道:“是啊!赵国悍将不弱我国,赵王怎么会用马服子,取代廉颇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