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听课为先(1 / 2)

启:希望是一种很扭曲的东西,最可怕的,是它往往伴随着绝望。

带着对这个世界强烈的好奇心,陆知一终于走进了将军府内的学堂,里面都是军中干部的子弟或者当地的名门子弟在听课。

自从陆知一恢复过来后,王丰年粘他就粘地更紧了。

“我说王丰年,你这天天跟着我算怎么个事?”

陆知一快要烦透了,这小胖子像个跟屁虫一样,甩不开,撵不走。

“陆少爷,你?”

王丰年指着陆知一问道。

“我怎么了?”

陆知一极其不耐烦地回答道。

二人在通往课堂的廊道上尴尬在了原地。

“你变了。”

王丰年悻悻地说道。

“我哪里变了?”

陆知一还在好奇这件事,一队人却从身边走过,为首的俊朗少年猛的用肩膀撞了陆知一一下,陆知一瘦弱的身躯往前打了两个趔趄才稳下来,他也顾不上胖子说自己变了的事情,立刻回首扯住了那名少年,并怒目而视。

胖子在一旁拼命摇头,陆知一却不管不顾,道:“立刻向我道歉。”

那名少年也是感到很惊讶,但又马上恢复了那副欠揍的表情,一把甩开了陆知一的手后,道:“我当是谁呢?不是废物二人组吗?怎么,今天吃了豹子胆?敢对我动手动脚?”

说完,这名少年推了陆知一一把,带着几个跟班“潇洒”地走入了学堂。

“这人是谁?将军府允许这么嚣张的人存在吗?”

陆知一气的声音都开始颤抖,向身旁的王丰年问道。

“说你变了你还不信,这位是当今皇上的第七子,今年刚满十六岁就被封为信王,风头正盛呢!平时咱俩见到他都是躲得远远的,哪能招惹上他呀?你不就是因为不想和他在一块待着才不去学堂的吗?偏偏现在就又屁颠屁颠跑来听课……”

“胖子,我们该改变了,为自己,争口气!绝不能再让别人叫我们废柴!”

说完,陆知一踏着坚定的步伐走入学堂,胖子愣在原地不知所措,或许是在感悟陆知一那番话,随即一个愣神后也跟着走了进去。

这座设在将军府的学堂很大,供所有在望北道的名家子弟听课学习知识,有富商巨贾的后代,有军中子弟甚至还有皇亲国戚,当然,还有陆知一这个镇北大将军的儿子。

刘一北死时,年龄也只不过二十出头,如今重生在这副十六岁的身躯之上,他相信这是上天做出的安排,不论何种原因,他都要让陆知一好好地活下去,并且是按照他刘一北的方式,活下去。

随着学员熙熙攘攘地落座,早已到达讲台的讲师也起身,没有任何礼节,直接开始了讲课。

这位讲师是一个有点“仙风道骨”气质的老人家,念起教条来也是头头是道,很符合人们心目中德高望重的形象。

“圣人告诉我们,人做事,就要看天地良心,君子有可为,有可不为,君子有其争,而有其不争。”

台下的学员们听的昏昏欲睡,其中就包括了王丰年,他旁边的陆知一倒是听的极其认真。

“先生,我认为圣人说的不对。”

陆知一站起身,说道。

老先生明显未曾料到有这一出,自己只是照本宣讲,他也知道这帮纨绔子弟不会真听进去,讲完一堂课自己就领工钱,多逍遥自在,可今天,却遇上了这么个敢于质疑圣人的刺头儿?于是他也满不在意地问道:“啊…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陆知一。”

老先生:“陆,知,一…陆知?你父亲可是?”

陆知一:“家父,陆知泉。”

话音刚落,绝大多数学员的目光全部锁定在了陆知一身上。

镇北将军,这可是统十万兵马的将军,南廷绝大部分的兵员都掌握在镇北将军手上,而且山高皇帝远,离北地蛮族又近,虽无任何自立现象,却也可以说是望北道的“土皇帝”了。

“陆少爷,这此前好像未曾注意到您在此听课,您说圣人说的不对,那便是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

老先生一改正经模样,立刻换了副嘴脸,只有刚刚在廊道处和陆知一二人起了矛盾的信王不屑一顾,啐了一口,但老先生完全不放在眼里,只是颤颤巍巍地走回讲台。

“先生不问我认为圣人错在哪里吗?”

陆知一道。

“那就请陆少爷说一说吧?”

陆知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我们如果恪守所谓君子之道,那么就无法应对任何情况,你的敌人,可会和你论君子之道否?”

台下一片哗然,老先生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就在这时,一个女生突然站起来道:“君子之风应该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品格,而不是一种适应性的改变,陆同学,你错了。”

陆知一:“请问您是?”

“小女名叫江璃。”

陆知一点了点头,回道:“你说的不错,是我错了,谢谢指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