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同日来相看6(1 / 2)

“腰板挺直些,步子再迈小些......对,对,三娘子,就是这样,来回走两段......”

官嬷嬷一脸严肃,不时点点头。

她来镇北侯府已经两日了,虽然第一印象觉得这位崔三娘子长相过于张扬,但接触下来,发现对方除了性子懒怠了些,倒也没有外界传的蠢笨那样不堪。

只是规矩上有些懒散,就不说待人接物不够端庄大方了,只说每日都要睡到辰初才起......咳,这在宁国府,三郎都已经练完两套剑招,沐浴过,开始练大字了!

另外就是六艺......

先前的琴棋书画,虽不出色,但官嬷嬷早对她不擅六艺一事心里有了底,没抱多少期待。

降低了期待,便显出还不错来了。

尤其是,镇北侯战功赫赫,府中子女于马术上也都很有天分,就算崔令鸢在姊妹中显得一般,也比外头的贵女们要好上不少。

大晋朝先祖马背上打江山,故沿袭了尚武的风气。

虽然近十几年在朝廷中,文臣看不起武将,世家看不上泥腿子的风气愈演愈烈,但表面上,无论男女,马术都是必须要修习的,打马球,也成了一种最“高端”的社交方式。

像崔大娘崔令芙便是凭马球扬名,在前些年与北燕来使的比试中击进最后一球,带领晋女马球队胜出,使主动挑衅的北燕大失颜面。

那段时日来求亲的人踏破了镇北侯府的门槛。

崔大娘不仅马术好,武艺也是极好的,巾帼不让不让须眉。她自己选择嫁给了安南将军郎天阳,现夫妻俩共同驻守西南一带,共同御敌,防住了虎视眈眈的西魏。

接着便是女红了。

“还请三娘子在这帕子上绣一幅最拿手的花样。”官嬷嬷拿来了一筐素帕。

崔令鸢想了想,提针翻飞。

官嬷嬷看着这娴熟的姿势,暗中点头。

有刚才马术给她的惊喜,她莫名对崔令鸢很有信心。

不一会儿,崔令鸢就将手里帕子递了过去。

官嬷嬷接过,盯着帕面上花花绿绿的一片,琢磨道:“三娘子绣的这野鸭闲趣,恕老奴眼拙,不知是何种针法?”

野鸭子...

崔令鸢轻咳一声,忍着尴尬道:“嬷嬷,我绣的是鸳鸯戏水。”

鸳鸯戏水......

官嬷嬷瞧着那两只肥硕的“鸳鸯”,默默还给了她。

“这!照这么说,岂不是以后我儿的贴身衣裳都得经旁人手了?!”

她为宁国公做了几十年的里衣,已将此视作为人妻子最基本的职责,再说了,京城里谁家小娘子不会最基本的针线活?

用后世话来说,便是不务正业,偏科偏到天边去了。

宁国公夫人蹙眉,忍不住向官嬷嬷抱怨,“以我儿的风姿才华,文韬武略,却要配这样一个怠懒女子......既不通庶务,又不擅针线,如何能体贴夫君?”

官嬷嬷宽慰她:“夫人请宽心,人无完人,崔三娘子于马术、厨艺一道钻研颇深,许是天赋不在这儿......”

宁国公夫人却是听不进去,摆了摆手,疲惫道:“罢了,你先下去吧。”

崔大娘那样的毕竟是少数,她儿不用上战场杀敌,也不好马球,她一个深宅妇人,就希望未来儿媳温良贤淑、端庄大方......

宁国公夫人不可避免地又与宁国公闹了一晚的脾气。

这边,崔令鸢接受着官嬷嬷对她行走坐卧的魔鬼训练,那边,沈祉已经进京,在宁国府暂住下了,所为正是与崔令窈的亲事。

起初,沈祉得知与自己议亲的人变成了崔二娘时,是有不解的。

于他来说,这怎么都是个是个好消息。崔二娘子比起崔三娘子身份更加尊贵,于他将来仕途更有帮助。

但他仍有疑虑,不是说——崔二娘子在与沈三郎议亲么?

他长居洛阳,并不能及时了解京中动向,进京之后才从宁国府下人们口中得知,与沈晏定亲的变成了崔三娘。

好好的两门亲事,竟成了姊妹换亲。

沈祉进京之后,暂住宁国府,接着便同沈晏一块去镇北侯府走了一趟,这一次,是正式的相看。

春夏相交之际,镇北侯府的园子里海棠正娇,莺啼婉转。

今日是正式相看的日子,丁香一早便开始琢磨自家小娘子今日要穿的衣服了,先前新做了几套,正好前两天送了来,水色太素淡,赤红太隆重,黛蓝不够喜庆......嗯......就这套妃色的好了!

茴香也使唤小丫鬟们去园子里剪几朵开得好的花来,需得是娇艳的颜色,自个则掀了帐子进屋去将三娘子喊起来。

婢子们簇拥着仍睁不开眼的崔令鸢坐到妆台前,洗漱过后,总算清醒了些,看向铜镜,茴香正给她梳头,将一头漆发拢住,往后拢结于顶,再反绾拧成两股堆高,称之为惊鹄髻。 再戴上一早挑出来放在一旁的发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