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无名火60(1 / 1)

一天徐浩明半夜起来开着电动车去杀猪时,一不小心电动车撞在了路灯杆上,翻车,他腿跌伤痛得不能爬起来,那时路上还没有行人,徐浩明只得顽强忍住痛,天渐渐亮了有了行人,才通知了他家中,杨玉琴及徐富贵才急急赶来。那时还没有手机,杨玉琴急忙去敲开一家店门,用公用电话呼了120救护车。那时县医院还没有骨科,救护车把他送到地级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拍片检查后,医生告知是膝关节骨裂及腿韧带严重损伤。徐浩明及父亲与妻子三人异口同声问:“这病要紧吗?”医生告知,“还不必要手术治疗,只要用石膏固定及挂水服药后静养,也不会落下后遗症。”

三人都放下了心。杨玉琴要了个单人病房,徐浩明也就住了下来。

家中有两个孩子,特别是儿子还未断奶,还有猪羊鸡鸭,徐浩明母亲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三人商量后只得杨玉琴赶回去,徐浩明父亲留下来服侍。

第一天徐浩明还能勉强安下心,躺在床上接受治疗,可他是一个赚钱狂,如今不但不能赚钱还要花钱,他心急火燎,第二天他就发躁发狂,躺不住,常向父亲发无名火,指责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她甚至不肯好好吃饭,嫌医院的饭菜这也不好吃那也不好吃,吃着吃着,心血来潮就把碗筷一摔,甚至破口骂人。

徐富贵服侍了二天就不耐烦了,付费叫旁边的护工照看,乘车到了乡下,到了家中就叹苦经。杨玉琴听后也觉得棘手,她想,丈夫整天忙忙碌碌时什么都不想,一闲下来就烦躁不安,这是一种狂躁症。她只能丢下家中的衣服不做,抱起吃奶的儿子进城服侍,女儿也要跟着去,奶奶就使劲抱着孙女,杨玉琴也就硬着头皮,抱着儿子径直往前走。走过华志芸娘家门口,华志芸母亲正在场上,她打听,杨玉琴只得一五一十把情况告知。华志芸母亲听后心情也沉重起来。

华志芸母亲一直心事重重,吃晚饭时丈夫才发现了这个秘密,他问:“你今天怎么中了邪啦?有什么心事?”

华志芸母亲把徐浩明跌伤,住院,心情不好,发无名火,甚至摔东西,不安心养伤等一一讲了出来。华志芸父亲听后一笑说:“跌伤后既要少赚钱,还要长时间养伤而闷的慌,心情不好发无名火这也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华志芸母亲说:“心情不好就会影响养伤,要对症下药,药到才能病除,我想给他配一服药。”

华志芸父亲说:“有药当然是最好罗,可哪来这药啊?”

华志芸母亲说:“首先要了解他的病因,咱们是看着他长大、成家立业的过程,他之所以闲时会发无名火,脾气很大,并且控制不了,那肯定是由于他的人生经历让他内心有着较强的反抗心理,忙碌时不露面,闲下来就会想到伤痛,再加上现实原因让他一时无法化解,就容易让他内心产生过分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并由此让他感受到自己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容易发泄出来,从而让他产生了心情不好,发无名火,我断定他一定是想起与志芸那青梅竹马,同甘共苦的那段日子,因而见到其他人和事就会觉着烦躁,只有志芸能治好他这心理病,使他振作起来。那时咱们棒打鸳鸯已经亏了他们,这次一定要帮他渡难关。我倒有一副现成的药,既然他与咱家志芸心心相印,只要志芸去服侍他,他心情肯定就会好。”

华志芸父亲也发生了共鸣,可他提出:“好是好,可志芸公婆这一关难过啊。”华志芸母亲说:“只要咱们想办法,志芸公婆也就会同意。”

说罢就把自己的办法说了出来。华志芸父亲听后也觉这办法好,欣然同意,决定明天实施。

妻子及儿子来到,徐浩明的心情也好受了些,有时想发作也不敢发作。可第二天他老毛病又重犯,唉声叹气,少吃少喝,杨玉琴忙安慰:“赚钱不是一天二天,等你治好了伤,赚钱的日子还长着呢,岂止这半月一月。”

意料之外妻子的安慰更激起了徐浩明的烦躁,他吼声如雷:“你懂个屁。”吓着了儿子,儿子哭了,徐浩明竟把火发泄在儿子身上,吼:“哭,哭,哭,让你哭。”竟动手打了儿子的屁股,儿子哭得更厉害了,杨玉琴心中咯噔一震,她流着眼泪抱着儿子走出了病房,找了个僻静处喂孩子吃奶。她边喂奶边想,凭我及儿子在他面前晃荡,还不配他的胃口,不合他的口味,她忽然明白,丈夫不全部是为了赚钱而烦躁不安,闲下就想起了其他心事。

凭她的敏感她已猜测到,他一定是想起与芸妹青梅竹马,特殊时期时同甘共苦的事了,她早就发觉,丈夫只要一听到家中谈起芸妹他就来了兴致,一见芸妹二眼就会射出欣喜的光芒。要想让丈夫安心养伤,唯一的办法就是请芸妹来服侍,可请丈夫的旧情人来服侍成何体统?自己也太无能了,还不要笑掉牙,这是伤风败俗啊!让家乡的人知道了更是要兴风作浪,可是丈夫养伤也是大事,丈夫毕竟是家中的顶梁柱,平时也没有什么嗜好,他与芸妹之间纯粹是一种友谊,没有越轨行为,肚中好撑船,胳膊上好跑马,作为妻子更应为丈夫健康着想,丈夫健康是家中的头等大事,丈夫开心了伤就好得快,就是全家人的福气。想到这里她就决定回家去重金请志芸来。可这事如何能开得出口呢?志芸肯定会来,可是她公婆肯定不同意。想到这里杨玉琴为难了,就像前面有一条河怎么也淌不过去。儿子吃了奶后在她怀中睡着了,她就抱着入睡的孩子回病房。

杨玉琴安抚儿子在陪护床睡好后,一直坐在病房呆呆发愣,如何去请志芸,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好办法。一会后丈夫喊她,她才回过神来。走过去坐在丈夫身旁床沿边的方凳上。丈夫忙轻声细语向她赔不是并道歉,并保证安下心来养伤。杨玉琴也就打消了去请志芸来的念头。可是第二天徐浩明老毛病又重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