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乐而忘返5(1 / 2)

华志芸六岁那年,与一群孩子一起在河边嬉水,看游鱼,她一不小心滚入小河中,吓得几个小孩躲了起来,唯独徐浩明哭着急喊:救命!救命!疯了似的往村上奔,看到一青年走过,就拉着他去救,那青年风驰电掣赶去救起小志芸时,只见她已停止了呼吸,那青年摇着头无可奈何喊着,完了,完了。救起一个死人,他吓得浑身战栗,失魂落魄,把小志芸放到稻草堆上就疯逃而去。

小浩明急得伏在小志芸身上大哭喊妹妹,并把她的身子推呀,搡呀,博呀,翻腾着,他突然想起,一次几个大人对救起的溺水的小孩进行人工呼吸的场面,他就学大人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会后竟出现了奇迹,小志芸嘴中吐出了水,身子动了动,大人们赶来后,忙为小志芸继续做人工呼吸,小志芸才慢慢苏醒。小志芸休息了两天才恢复,哥呀妹呀二人拥抱在一起。

正当华志芸要去上学时却出现了意外,她得了白喉,只得在家治病养病,可父母要去上工,只得丢下华志芸及弟妹在家。弟妹不安宁围着她吵,她只得从床上爬起来照料她们,有了好吃的,弟妹也要吃,她自己反而吃不到,连她吃药片时弟妹也抢着吃,不能很好治病养病,身体每况愈下。徐浩明来看时她哭着诉苦。徐浩明急在心中,灵机一动,对华志芸父母说:“叔叔、婶婶,你们太忙了,无暇顾及三个小孩,志芸太辛苦了,不利她治病养病,把志芸接到我们家去吧,我们家有奶奶及我陪伴她,照顾她,服侍她,好让她早康复。”

华志芸父母一想也是个好办法。于是就把华志芸送到了徐浩明家,与浩明奶奶睡一床。放晚学后及星期日假期,徐浩明一直陪伴在华志芸身边,作业也在她床前做,陪她讲话,逗她发笑,陪她玩牌下棋及小游戏,以解她的寂寞,还给她喂饭、喂药、喂水,不厌其烦,手脚勤快,晚上要陪到很晚才进自己的房间睡觉,早晨天不亮就过来,有了好吃的总是留给华志芸吃。有父母、浩明、奶奶,还有浩明父母多人照顾关心,弟妹也不来打扰,华志芸的病恢复得很快。病情减轻后,徐浩明就搀着她到田野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华志芸常喉痛,他就削梨给她吃,体贴入微。虽然晚上了一年学,可华志芸觉着也很开心。

困难时期,刚解散食堂,刚分自留田,青黄不接,蔬菜及副食品什么也没有,每天只有几两粮食一个人,糠和麸皮都是营养品,要浮肿病人才能吃到。这是困难之中的最困难的阶段。放晚学后路上俩人已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华志芸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路边,徐浩明忙说:妹妹,打起精神走,回到家我请你吃团子。

华志芸说:“一样分的口粮,我家天天吃粥,你家哪会有团子?你骗我,我

不信。”徐浩明笑着说:“我若骗你,以后放晚学后我天天背你回家。”

华志芸一喜马上来了精神,两人一路小跑赶到家,徐浩明母亲见他们回来,

就端出了两只小碗,碗中各有三个团子,华志芸眼中放光,手抓起团子就吃,饥饿好吞,二个团子下肚,竟还没吃出是啥做成。华志芸把第三个团子捏在手中,看了又看,团子竟全散在掌中。原来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徐浩明母亲忙鲜释:“这叫渡难关团子,是用红花草在开水中焯熟然后剁成馅,挤干,捏成一个个团子,然后在外面抛上一层米粉或面粉,上蒸笼蒸熟,然后冷一冷,外面结了皮盖,就成了像模像样的团子。”

华志芸赞:“真好吃!”三个团子下肚有了力气,华志芸急忙回家放下书包,拿起篮子及斜凿,两人一起去挑野菜野草。

饥饿难当,以后放晚学时华志芸总是老实不客气跟着徐浩明回家。第二天,徐浩明母亲端出了一盆饼。华志芸高兴得大叫:“棉结头(一种像棉花状的草)饼。”她拿过就吃,一口咬下去烫着了嘴,里面的笋馅特别好吃,馅汁渗进饼圈也入了味。徐浩明母亲介绍:“这像往年的立夏饼一样做,不同的是由柚树皮粉加野草粉代替了糯米粉。”

没有米也做出了美食,俩孩子边吃边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