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下凡游历-身份初显36(1 / 2)

傍晚时分竹堂后的竹林传来一阵琴声,二人循着琴声寻找,看到一方池水,池水里有一人泡着一人坐在池畔抚琴。</p>

二人靠近池边一看池中泡着的人是魏婴,含光君则端坐在池边抚琴。</p>

曼华一脸疑惑:“含光君这是怎么了?”</p>

含光君见二人前来颇为震惊:“你们二人怎会到这里?”</p>

唐周看着泡在池水中的魏婴:“我们在竹堂循着琴声而来的,魏婴这是受伤了吗?”</p>

含光君摇摇头:“他无碍只是灵力衰弱需要休养一下。”</p>

唐周靠近池子拉起魏婴的手诊查了一下:“他是修真之人,灵力为何如此孱弱?”</p>

含光君叹了口气:“魏婴所修之道为诡道术法与一般玄门所修之剑道不同。</p>

诡道术法极损心性.而且他此副身体无法承载他所修之道,故而经常会无故陷入昏迷。”</p>

曼华一脸疑惑:“诡道术法?”</p>

含光君点点头:“恩。”</p>

曼华看着池水:“此处池水可以助他恢复苏醒?”</p>

含光君颔首轻点:“这冷泉富含灵气有修复灵力的功能。”</p>

曼华看着昏迷的魏婴:“没办法医治好他吗?”</p>

含光君一脸担忧:“我无法。”</p>

唐周一脸疑惑:“为何?”</p>

含光君看着二人一副欲言又止,曼华看着含光君:“难道跟他复生有关吗?”</p>

含光君一脸讶异:“你知道魏婴是复生的?”</p>

曼华点点头:“略略听他提过,但了解的不是很详细,含光君你可以详细跟我说说吗?</p>

或许我有办法可以医治他。”</p>

含光君喜出望外:“真的?”</p>

曼华笑着:“我只说或许不是百分之百,如果我不行不是还有唐周吗?”</p>

含光君沉默了一会儿:“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故事,魏婴曾经是一个剑法修为极高的人。</p>

但后来他的家族惨遭横祸,他便把自己的金丹剖给他的师弟,也就是现在云梦的家主,转而改修诡道术法。</p>

我们一般是以剑道入道而魏婴却以符篆入道,因为他失了金丹再也无法用剑。</p>

后来又遭遇一连串的意外致使他身死.直到去年他才被献舍招回魂魄有了现在这副身躯。</p>

但现在这副身躯金丹与灵力过于薄弱导致他经常无故陷入昏迷。”</p>

曼华一脸疑惑:“含光君何谓诡道术法?”</p>

含光君解释着:“诡道术法乃是魏婴所创,主要以符篆术法为主,魏婴将其以音律为控。</p>

用笛声即可操控术法.但此种控法极耗损灵力。”</p>

曼华看着昏迷中的魏婴:“含光君如果你信我把魏婴交给我吧,或许我能救他。”</p>

含光君面露喜色:“你能救他?”</p>

曼华点点头:“我尽力一试吧!唐周你先带含光君去竹堂稍等片刻吧。”</p>

唐周跟含光君离开池边后,曼华看了四周确定无人后。</p>

运化出七曜神玉,她将神玉悬于魏婴上方并灌入仙力。</p>

不一会儿魏婴缓缓睁开双眼,他默默地看着曼华的行为,他并没有出声。</p>

回到竹堂的唐周与含光君二人,唐周在竹堂的院子中化出一方小桌与一壶茶,替二人各自斟上一杯茶:“含光君,你都如此寡言吗?”</p>

含光君接过唐周的茶:“家规中有一条谨言慎行。”</p>

唐周摇头笑着:“其实你跟以前的我很相像。”</p>

含光君一脸疑惑:“相像?”</p>

唐周喝着茶:“当她不在我身边时,我时常像你一样寡言不苟言笑。”</p>

含光君看着唐周:“她,是曼华吗?”</p>

唐周文言一脸惊讶:“你知道。”</p>

含光君颔首轻点:“你看她的眼神很不一样。”</p>

唐周嘴角带着笑:“你看魏婴也很不一样。”</p>

含光君一脸凝重:“魏婴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人,而且是失去过后会让人更懂得珍惜的人。”</p>

唐周点点头:“同感。”</p>

含光君:“你失去过她?”</p>

唐周又替自己斟了一杯茶看着含光君:“那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等待她的日子太艰辛我不愿再提。”</p>

含光君看着远方:“我曾经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所幸现在不归人已归。”</p>

唐周端起茶杯一脸疑惑:“问灵?”</p>

含光君看着唐周:“以琴为媒与亡灵沟通称之为问灵,也是现在曼华在习之术。”</p>

唐周一脸疑惑:“她为何要习此术?”</p>

含光君一脸凝重:“她想找她姊姊,你不知吗?”</p>

唐周摇摇头:“此事她并未告知所以我并不知晓.我只知她想习琴。”</p> 池边曼华施完法收回了神玉,低头一看魏婴正看着她,似乎魏婴已经清醒已久:“你刚刚所用是何法器?所施之法为何?</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