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难以置信的董国忠(1 / 2)

董志国热情招待董国忠坐下,王波不失时机地端起菜肴上菜,同时对一旁困惑的董国忠暗示:看着董国忠吃得满足后,他也满足地深深吸烟,“大哥,我刚觉得这高级香烟果然不同凡响。今后我想认真跟王波合作了。”

王波示意完,正襟危坐,清清嗓子:“国忠兄,让我来郑重介绍。这是我亲外甥李志强,他同时也是你家儿子小学老师的孩子。今天我们正是在他的引导下挣了些收入。别看他小,实则是个人才,经过大外甥的带动,我和志国决定改过自新。”

说完介绍,王波转向李志强说:“志强,这位是我们的村书记董国忠,一家人了。今后你叫国忠叔,有啥想说的可以直接说。”

上世纪8年代初,特别是在农村,妇女和孩子们在家中的地位极为低微。等到大人开始用餐,妇女和小孩甚至不能与之同桌。直到大人吃饱喝足后,她们才有资格上桌。否则,就得待在厨房或小屋里随意果腹。

在那个节点,王波早已将他那位大大咧咧的外甥李志强视作成人般看待。此刻,王波和李志强的地位平等相待。

听完王波这番话语后,看着眼前那正襟危坐的李志强,董国忠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他实在难以相信,他们今天的财富竟是源于面前这个孩子。王波说的难道是真的?

董国忠虽然是一个粗犷的人,但见到李志强后礼貌地点头致意,接着招呼着让董志国一同畅饮。而李志强并未急躁地对董国忠说太多,他知道两人初识,很多话不宜直抒胸臆。此外,作为一名小学生,他更觉得此刻分享酒菜更能营造和谐氛围。

东方式的热情让几人在美酒佳肴中迅速进入醉态。半醉间,交谈开始频繁。

从三人的对话里,李志强了解到董国忠身为乡书记的日子既容易又苦涩。他本应成为郊区任职副科长,却由于地区权力争斗失去了机会。对此,董国忠深感不公,曾找过部队求援。

军方对于干涉地方事务的干预并不乐意,此事可能导致军队和地方之间的嫌隙。在反复讨论后,决定让董国忠担任一个没有实权的治安副乡长。出于他对竹板屯的情感联系,他被任命为此地的村书记。

虽为副乡长兼村支书,董国忠始终辛勤服务民众,但在竹板屯他享有的威望不及乡长职务的权重。

用那时的语言来形容就是:竹板屯的人依靠返销粮度日,用救济金应对开支,依赖村庄补贴耕作,否则很难填饱肚子。村子效益不佳引来不少批评,认为村主任和书记有推卸责任。

在酒精的催化下,李志强酝酿已久的想法终于道出:“忠叔,你已经明白了志国舅舅和我三舅的事,今天我们丰盛的美食和财源都是靠自己。我想问,你是否有带领村子共同致富的意愿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