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重生从强身健体开始(1 / 2)

那个小小的余蕾为何如此呆萌,让人感到好可爱!这个缩小版的彭伟怎么这么瘦小,比起未来,他是足有200多斤的大胖子!

脑海中浮现出昔日课堂,学生们分作各种组合活动,整个教室如同热闹的集市。预备铃响后,班长马燕开始检查红领巾佩戴,并整顿班规,收取桌上学生的作业。

收集到作业后,生活委员接着检查每个人的指甲修剪情况和缝隙是否洁净。那些小学时期的班干部都非常能干,亲自完成这些职责,作业收集上来后,他们也会亲自将作业送至教导室。

李志强回想起那个时候的学校生活,不仅关注指甲卫生,还得仔细排查头上的跳蚤。一旦有个别学生头上发现此类寄生虫,全班同学都会与他保持半个多月的距离,这在现代小学阶段简直无法同日而语,当时的卫生状况远不如后世的孩子。

此时,团支部书记朱红园走上台前,洁白的手掌举起,清亮地吟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曲子的起始句,然后大声宣布:“预备……唱!”

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便是李志强重生后合唱的第一支歌曲。尽管歌声各异,却又充满那个年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仿佛一首歌后,班集体的氛围都会发生巨大转变。

每天早上课程开始前,一般先唱两首歌直到上课铃响,铃一响,老师准时踏入教室上课,这就是固定流程。

面对课堂内的内容李志强早已了如指掌,他没心情聆听。就连课后有同学邀约玩乐,他也以脚踝不适为由婉拒。

一个重生的知识分子,深知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不可限量。他的存在就像函数一样,代表着无穷的可能和变量,或许还能够在潮流中引领前行。

尽管身为小学生且家庭环境一般,零花钱顶多只能有一元多,显然没法开展大动作。那个时代没有彩票,股市尚未盛行,更没有快速累积第一桶金的方法。

此时此刻,李志强亟需明确他在这个新起点能做什么,如何获得行动所需的资金才是核心考虑。思考良久后,他认为从投稿上寻找到启动资本是最适合的方案。

他清楚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曾出现一位神童宁柏,仅仅十三岁就被破格录取大学,全国首个被公开认定的天才少年就是他。这名从未接受过幼儿园教育的小孩早在幼年时期展现过人天分:两岁半已能背诵30多首诗词,三岁便具备百位数的计算能力。

在那些特殊岁月,宁柏因为无校可上,只能待在家里。有传言说,他通过阅读成人的医书自学成医,为亲朋好友配药,研习围棋也迅速成为高手,时常能与成年人较量并取得胜利。

李志强深知,那个时代的神童放到后世的千年时空中只是寻常事,孩子们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然而宁柏在后世的表现并没有达到外界预期,早年入校似乎损失了许多成长经历,以至于曾出家遁入空门。假如宁柏并未偏离历史轨道,李志强几乎可以推测他是同自己一样,穿越到六十年代末的时空。

宁柏对于中国的教育理念有很大触动,然而对李志强来说,他是带来好运的明星。因为,任何逾矩的作为他都可以用“天才“这张免死金牌来抵挡批判,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像甘罗十二岁时入相的例子与宁柏这样的天才,充分展示了孩童早熟是普遍现象。

上一世虽然未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李志强在业余时间仍有创作热情。在网络平台上,他算个小有影响的作家。他认识到,在八十年代,若想获得令人信服的经济来源,文学稿酬将是最快最简便的方法。

而此刻,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露曙光,人们正从文化禁锢的压抑环境中逐渐解放,人们的内心急需文化的滋润,对文学作品的需求前所未有的高涨。年轻一辈以热爱文学为荣,长辈们更期望年轻人将更多时间用于读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