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养蛊之法(1 / 1)

这蛊术向来是传内不传外,传女不传男,(男子体质属阳不适合养蛊)。而且养蛊之法十分残忍。必须在每年端午节五月初五那天的午时,用提前抓的至少九条或九条以上的毒虫同时放入一个皿内加入蛊药盖好,再用朱砂画的符封盖,埋于一条山路的地下吸收往来路人的生气,期间还不能给毒虫任何吃食,任其在皿内自相残杀,最后独剩下一只才能成蛊。而这些毒虫可以是毒蜘蛛、毒蝎子、毒蜈蚣等任何带毒的活物。

农历五月时节乃天地交泰、阴阳相争、生死分判之时,乃是毒月,其中更有九天是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被古人称为九毒日,端午节五月初五那天更为九毒日之首,天地间湿邪之气最盛。而午时是物极必反阳极生阴的时辰,此时天地间阴阳交替一阴初生,选在五月五日午时都是暗合阴阳之数的。这也是为什么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必然要在门口挂艾草或准备雄黄粉,因为艾草性温,雄黄能驱蛇蚁、解虫毒,有这两样,属阴的邪祟或毒虫便能阻挡在家门外,为的就是辟邪。

只有在这天午时以众多毒虫放于器皿中,它们的凶毒暴戾之气才能被激发到最旺,借助天时并呆满九毒日养出的唯一一只活下来的毒虫才有可能成为蛊,若错过这天的天时亏少了天地间的邪气,凑不足九日阳毒之气,无论如何炼不成雏蛊。所谓九毒日并不是从初五开始连着的九天,而是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廿五、廿六、廿七这九天。所以要凑够九毒日的邪气养出蛊虫,必须让毒虫先在器皿内的山路泥土下熬过整个农历五月,也只有将近一个月这么长时间的饥饿,才能逼所有的毒虫一直互相蚕食,只剩一只最强最毒的活到最后。

所谓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蛊的繁体(蠱)上面是三个虫,下面是一个器皿的皿子。顾名思义就是将多个毒虫置于器皿内任其撕咬吞噬才能成蛊。而蛇蛊则是聚多种毒虫同放皿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仅存蛇者称蛇蛊,此蛊极毒,可杀人。为何要经一年才能开皿?因为过了五月挖出皿后,每隔几日还要喂食养蛊之人自身的精血,共要喂食长达一年之久才可,并且每天还要念咒以及用意念与蛊交流,只有最后期满并与蛊虫心神合一,才能控制此蛊为其所用。王玄在先祖的手札上看到过关于蛇蛊特征的记载。中蛇蛊者,蛊毒发作时伤口必生出黑色脉络,隐隐形成一条口吐蛇信的毒蛇图案。而此苗族阿婆腿上的脉络组成的不正是一条毒蛇的图案嘛。

蛇蛊分为“阴蛇蛊”和“生蛇蛊”,中了阴蛇蛊的人,在一个月之内就会死。最开始会出现食欲不振、上吐下泻等中毒现象,伤口也会一直无法愈合;生蛇蛊和阴蛇蛊较为相似,“生蛇”指的就是活蛇,不是说把活着的蛇拿来咬人,而是中了生蛇蛊的人,会感觉全身都有蛇在咬自己,奇痛无比,并且一直持续,直至中蛊之人死去。这苗族阿婆中蛊二十多天,身旁又有呕吐物,看来中的应该是阴蛇蛊的一类。看这情形,已经是最后的期限了。再不尽快吞下解药,必然毒发身亡。此蛊会让人呕吐,可是她的指甲泛着银色,应是阴蛇蛊中的银蛇蛊。

修道之人,都必须顺势而为,看这位苗族阿婆的伤势,定是与人斗蛊中了对方蛊毒造成的,身为一个外人本不该干涉苗族内部之事,但既然遇到了见死不救又不是王玄的处世之道。想到这里,王玄也不管会不会惹上麻烦,遵从本心打算帮帮这个阿婆。也算是积功德。于是开口道:“阿婆,我之前路过一处山坡时曾看到有几株龙胆草,离这有些距离,你腿脚不方便肯定无法采摘,不如我去帮你采那最后一味龙胆草。好让你能配好解药,来回路程大概小半个时辰,我很快就能采回。”

阿婆听王玄要帮他采最后一味药非常感动,抬起眼睛忙挣扎着起身感谢:“后生,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会诚心向傩公傩母祈祷保佑你的。”

王玄忙阻止她弯身,微笑着摆手自谦道:“阿婆你太客气了,对我而言不过举手之劳,我看这里离苗寨很近,要不我先扶你回家,让你先在家休息,我再去采草药,不知道方不方便?”

“方便方便,就是太麻烦后生你了,天色近晚,你采药回来肯定也饿了,不如就在我家住宿一晚,我家还有用青蒿、笋丁、腊肉,混合野葱伴炒糯米煮的社饭,是我孙女做的,香喷喷的保证你喜欢吃。”

王玄听了,感受到阿婆的热情,倍感亲切,微笑的点了点头。然后小心地扶着步履阑珊一瘸一拐的阿婆有说有笑的前往苗寨,苗寨虽然不远,但必定有点距离,以阿婆的腿脚也走了一刻多钟才走进苗寨,一进苗寨就看到一个十六七岁长相秀丽的苗族少女站在寨口焦急的注视着这边,见到阿婆她面露喜色忙跑过来扶着阿婆责备道:“阿婆你这是毒伤又发作了?您今天不是说已经找齐所有的解药了吗?您又骗人,您出去采药也不叫蓝婷陪着,要是真出了事你叫我怎么和阿妈交代。”

妇人仿佛做错事的孩子抓住少女的手,不好意思的对少女和声细语道:“孙女,阿婆确实找齐了药草,可是有一味龙胆草这附近找遍了都没有,我腿脚不便走不远,原本以为这最常见的龙胆草今天能采到,没料到,说到这无奈的摇了摇头接着道:寻找途中阿婆提前毒发晕倒了,幸好遇到这位好后生扶我回来,你快叫人。”

蓝婷睁着秋波如水的大眼睛望着王玄感谢道:“阿哥我叫蓝婷,今天真是谢谢您扶我阿婆回来,您不知道,我迟迟不见阿婆回家急得都快哭了。少女俏皮的望着他,声音如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三人边说边走慢慢进入苗寨,苗寨里坐落着一座座木头做的吊脚楼。吊脚楼低的有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少数人家则用杉木皮盖。因为在湘西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

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习惯构筑这种通风既好又干爽的“吊脚楼”。而每家每户吊脚楼外都种有枫叶树,这枫叶树是苗族村寨的图腾树,护寨树,有着神圣的意义。突然蓝婷微笑转头面带自豪的抬起右手,指着最高的一座吊脚楼对王玄介绍道:“阿哥,那间最高的吊脚楼就是我家,我的阿婆蓝凤梅是我们苗寨最大的祭司,每年我们苗寨的祭天神都是我阿婆亲自主持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