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泉州风云3446(1 / 2)

陆广谦带着信息部风部部长小马进了府衙中堂,小马和大牛也是早早就跟随苏圣平的,大牛为人比较憨厚,这些年一直跟着铁锤练兵。小马比较机灵,信息部成立之初,就是风部的部长。

小马快步进来后,躬身道:“禀公子,四座城门已全部控制,防御使衙门也已控制,现在主要进行清除毒草。”

苏圣平点点头,道:“伤亡如何?”

小马禀报道:“城门处我部无一伤亡,对方已全部投降。防御使衙门略有抵抗,我部伤五人,对方死亡五十七人,余者已投降。锄草行动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苏圣平点点头,道:“很好,带人配合武捕头控制府衙,关押好这些官员,等明日宝岛来的人接收后再行处置。另外,今晚行动的大多不是国民军人。传我命令,晚上的行动各有犒赏。然后再重申一遍纪律,所有参战人员不得有任何扰民、侵财之举,否则休怪律法无情。”

说完这些话,苏圣平就带着护卫离开,由武世庆暂时控制整个府衙。随后,驻扎在学校的三百国民军也进驻府城,连同原先已入城的军士、信息部队员、物流行伙计、武世庆手下共同控制住府城。除被关押的官员和个别乡绅外,府城无恶性事件发生。与此同时,国民军朝五县各派遣三百军士,在当地物流行基地伙计的协助下,控制县城衙门和官员,未遇到任何反抗。

关注着苏圣平一举一动的大海商们都松了口气,没有造成什么大乱子就好。纷纷在心中叹道:当初投资苏圣平,或许是出于和王家的交情,或许是看重矿山、钱行、南洋的利益,或许是看重苏圣平对商业的重视,或许是出于海商的冒险精神,或许是给自己家族留条后路。如今看来,此子或许真能成事。不过,还得看后面如何应对朝廷,以及他统治泉州后的所作所为。

二十六日一早,侯望楼、张文昌等带领三百名吏员到达泉州,开始接管泉州五府一县的政事。随船抵达的还有陈继平率领的国民军宝南师二团、三团两个营和南部海军一部。目前,泉州这边已经集结了军队共有四千人左右,分驻在各地,主要是迅速建立统治秩序。

靖海使衙门暂时作为苏圣平处置公事的场所,也是泉州国民军指挥中枢。民政方面苏圣平采取放手的姿态,任由侯望楼、张文昌他们去处理。对于留什么人,驱逐什么人,有信息部和武世庆配合,应该不会出什么纰漏。至于如何开始有效统治,宝岛历练这么长时间了,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就等着挨板子吧!

陈继平汇报道:“按照参谋部预先的计划,宝南师、崇武团、学校驻军已全部到达泉州,目前正分散前往五县。等政事厅的人接手后,军队就会逐渐转向龙岩方向,防备西路军。此外,陆冰率领的新城师二团、三团两个营,会随时在北部海军和东洋商社船队运载下登陆,防备莆田方向可能南下的朝廷军队。”

苏圣平点点头,道:“很好,一切按计划执行。我很快就会离开泉州,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龙岩的西路军不敢南下则罢,一旦他们南下,必须全部歼灭。再看情况,是否就势占据龙岩了。陆冰那边也是这般行事。”

陈继平点头道:“司令,我觉得军事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关键是民政方面能否跟进。”

苏圣平意识到了陈继平在称呼上的变化,以前还直接叫自己名字,这会却变成司令了。这种变化自然是好事,说明从决定举旗造反开始,陈继平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下属来看待了。苏圣平自然不会去改变这种称呼,道:“没错,以福建官军的实力,我们就是想占据全省都没问题,再者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相信在百姓心中不会过于排斥我们。但是,民政官员一时无法跟上的话,不能实行有效统治,占领了也没有太大意义。”

陈继平道:“当初你安排文斌这个大才子做宣传,如今看来却是神来之笔,对于我们争夺民心会十分重要的作用。”宣传的重要性那还用说,苏圣平笑笑没有解释,心想还有一个思训。

说曹操,曹操就到,许文斌正好拿着一份加版的《华夏新闻》进来,顾不上打招呼,就说到:“最新一期的报纸印好了,上面只有你写的文章。”

苏圣平接过手一看,这是他要求加版印刷的。二十五日发生的事,江宁那边要知道详细的消息,最快也要四五天时间。这段时间刚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用作宣传造势。

一开始,许文斌是想写一篇“檄文”的,但苏圣平反感这东西。认为“檄文”不仅要给天下读书人看,同时也要让更多的民众能够看懂、听懂。于是,就亲自捉刀写了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不是正式的檄文,因为虽然已经造反,但是战略上还不想和朝廷彻底撕破脸皮,这就要留一点颜面。因此,苏圣平写的这篇文章更多的是一种号召。 文章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天下大势,通过一系列实情告诉所有人,吴越两朝存在很多问题。其次,又分析了元朝目前的情况,以及汉人在元朝的处境。再次,文章又分析了元朝推行代金券和准备南侵的必然性。最后,号召所有人要做好抗击元朝南侵的准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