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过年唱戏436(1 / 2)

大年初六,崇武县城内的戏台后台,霜儿忍着笑的在安慰戏团的几个男演员。戏团已经连着演了三天的戏,今天是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收场后就要赶往清溪。

如今戏团除了仍在广东演出的那队人之外,泉州这边共有三队,负责府城和另外五县的演出。还有五队前往宝岛,分别在三府和国民军中演出。

过年期间,民众比较清闲,得知有戏团演戏,不仅县城里的百姓,周边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纷纷赶来看热闹。每一场都挤满了人,站在后面的百姓压根听不到演员说的什么,只能是凑热闹。尽管如此,演戏还时常被前面那些百姓打断,反倒成了更大的热闹。

原来戏团出外表演经历的多了,戏的内容时常引起百姓的公愤,戏团内大多数成员已经习以为常。只是这一次演的戏,比较遭人恨,这才让演员们有点害怕。

这不,第三场戏刚演完,就有几个男演员比较“受伤”,被百姓丢上来的东西猛砸一通,霜儿这才赶紧安慰一下他们,接下去还要连着到好几个地方演戏呢。

经过近一个月的编剧和排练,戏团对之前演的戏进行了一些修改。比如说在崇武县城演的戏,第一场主要是讲苏圣平的事迹。讲他担任崇武县令的时候,组建民团抗击海盗,还有带领崇武民众发家致富的事迹。同是泉州府的,戏团以前也曾经来演过戏,加上崇武的百姓确实富了不少,事实摆在眼前,百姓对这样的戏只会叫好。

还有就是担任福建靖海使的时候,创建海军剿灭海盗的事情。这是以前演戏的内容,现在增加的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苏圣平在担任县令和靖海使的过程中,从泉州到福建,再到朝廷的各级衙门,先是百般刁难,要苏圣平给好处,搞得民团和海军不仅装备简陋,还时常吃不饱饭。尽管如此,海军上下还是为了保家卫国,奋勇作战,最终剿灭了海盗。但是到这里,戏还没完。

苏圣平立功后,因为太能干了,衬托其他人的无能,被上面的官员嫉妒,朝廷不仅不加以褒奖,反倒把苏圣平抓捕入狱,受尽折磨但仍旧初心不改,始终放不下海盗有没有消灭,百姓有没有过上好日子。这戏里面虚虚实实的,百姓看了无不热泪盈眶。

过年期间,大家本来就比较空,看了戏之后就会讨论,加上还有众多在物流行、工业园做工的人宣讲,一传十、十传百的,别的地方不敢说,在泉州府地域内,苏圣平的名声又上升了一个档次,是一个无所不能,又被君臣嫉妒,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大能人。

第二场戏讲的就是朝廷的。上半场演的是朝廷南迁的历史。当时,朝廷上下腐败不堪,军队欺压百姓有力、抵御外敌无能,朝廷君臣怕死,在还没战败的时候,就纷纷南逃,军中一些将领有样学样,最终导致洛阳战败。汉家河山尽入元人之手,千万百姓沦为元人奴仆,受尽了苦难。

下半场演的是如今的朝廷。比之洛阳战败前更加腐败无能,随即渲染了元朝即将南侵,再以朝廷官军无力抵抗海盗这一点证明,元朝南侵时朝廷毫无抵抗之力,到时所有百姓就要沦为元朝的四等人,家财都是元人的,妻女都是元人的,所有的一切都会被剥削干净。虚虚实实之间,看的很多百姓沉默了下来,不由的开始害怕、思考。

接下来就是第三场了,很“俗”的一场戏。讲的是某个县个和一儿一女。夫妻两年近四十岁,女儿十四岁,儿子才九岁。李二身体不好,没办法外出做工,只能靠租种的十亩田为生,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去年崇武遭了灾,收成大幅减少,李二又生了一场病,家里顿时就揭不开锅了。如果只是这样,那还好说。关键是李二租种的田地还要向地主缴纳田租,还要向官府缴纳赋税。一家人砸锅卖铁的就算能够补上这个窟窿,可李二的病就麻烦了。

这时候,地主出场了。地主姓吴,已经年近六十,仗着家里有一个儿子在乾安县衙里当着吏员,平日里在村里作威作福,还通过不少阴损手段占据了大量的田地。他见李二家的情况,没想着要救助一番,反倒是提出了想娶李二女儿为妾,这样就能免除他们家三年的田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