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若即若离425(1 / 2)

这几日,苏圣平召见各方人员时,刘天瑞都没陪同在身边,但是他在国民军司令部内也有一处公房,离苏圣平的公房也不远,可以看到苏圣平那边人来人往的十分繁忙。这么多年过去了,此时他才又有了当年在洛阳、江宁为官的感觉,有了自己并不是缺一不可的认识。

不得不说他刚来的时候,虽然认为苏圣平身边有不少人才,但他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把他们真正看在眼里。从江宁归来,苏圣平也没有限制过他什么,昨天还让他参加大会。但这两天苏圣平紧急召见各部分人员,部署各项事务。这一切表明有没有自己这个人,对于国民军来说并不重要。

刘天瑞心想也许苏圣平这些日子的冷落,就像他说的来去自由,是在给自己选择的机会。要么离开,要么真正意义上的融入国民军的制度体系,认可他制定的规矩,享有权力的同时受到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如果自己还是自视甚高,俨然一个救世主突兀的出现在苏圣平体系内,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遵守应该遵守的汇报请示等规矩,那么就将永远被这个集体排斥在外,还不如离开更好。

活到这么大年纪,有了多年的阅历,竟然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刘天瑞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许是前段时间苏圣平的重视,让自己有点飘飘然,得意忘形了。好在还有机会,苏圣平对自己还是看重的,否则也不会让参加只有高级别军官参加的会议。

此时,刘天瑞有了点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不过,他觉得这种感觉不错,这样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瞅着朱强等人离开,刘天瑞来到苏圣平的公房。陆广谦倒也表现的十分谦和,赶紧进去禀报,得到许可后,才出来领着刘天瑞入内。

苏圣平坐在那里看着什么文件,见刘天瑞进来,赶紧站起来,笑着说到:“刘先生来了,赶紧坐下,广谦泡茶。”

刘天瑞笑着说道:“打扰大人了。”

苏圣平笑道:“何来打扰一说,这几日事务繁忙,也没和先生多说。正想请教先生对局势的看法呢。”

刘天瑞道:“老夫确实有点想法,正想跟大人禀报。”

苏圣平哦的一声,道:“愿听先生高见。”

刘天瑞摇摇头,道:“和大人相比,老夫哪有什么高见。一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够老夫学一辈子了。”

对于剽窃,苏圣平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先生过奖了,我也不想啊,但形势比人强,不得不如此。先生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刘天瑞这才进入正题,道:“此前阅看过信息部有关新军的情报,这一次去江宁也听说过一些情况。加上对越朝现状的了解,老夫斗胆猜测,大人心中对这一次和新军可能到来的冲突并不是太在意,反倒是对于内部似有更大的用意。”

苏圣平心道,姜果然是老的辣,他也以为和新军的这次冲突会是虎头蛇尾。自己这边不愿下死手,恐怕蒋子明也不愿意让自己辛辛苦苦带出来的新军和国民军死拼,尤其等他知道了国民军的真实情况后。不由的点点头,道:“确实如此,说难听点,定边军早已习惯了拥兵自重。蒋子明现在是被朝廷和我们蒙在鼓里。一旦他知道国民军的真实情况,恐怕就不愿意和我们死战了。所以,我认为和新军小打小闹会有,拼死拼活不会。我这次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备战,说来和先生此前的提醒也有关系。一来是此前我自己的目标并不明确,有些军士、官员对未来比较迷茫,这样很不好。尤其是如今手下多了,到了不得不亮明态度的时候,不然不仅不利于凝聚人心,恐怕还会被有心人利用。二来,有元朝、吴朝在,以后战事将会频繁发生。这一次就当演习,演练一下各部门的应对,也可以找出平常意识不到的问题,还有机会可以改正。”

听苏圣平说大实话,刘天瑞道:“大人高瞻远瞩,老夫钦佩不已。确实到了需要亮明和朝廷的关系的时候了,这也是老夫关注的。但老夫觉得,大人虽然要亮明态度,但现在倒还不是彻底和朝廷撕破脸皮的时候,老夫觉得用若即若离来形容更为恰当。”

苏圣平眉头一皱,道:“此话怎讲?” 刘天瑞道:“之所以会这样考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商业利益。自古江浙就是繁华之地,对于我们的货物销售十分重要。虽说还有南洋、吴朝、元朝等地,但切勿放弃越朝这边的商业。毕竟钱行在其他地方目前还很难实行,反倒是有泉州的商品行销,对设立钱行十分有利。等钱行壮大后,吞并越朝就水到渠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