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戏场相逢315(1 / 2)

“快、快,中午没吃饭吗?不想死的话,就要快。从潜水器里面出来,海盗没发现你们之前,就要跑到掩体。”宝岛海岸边,一个连正在进行抢滩登陆的作战训练,连长正在大声的训斥训练中落后的队员。苏圣平看了他们的训练,听了连长的训话,没有打扰他们,继续前往下一站。

模拟海盗几处巢穴搭建的简易山寨前,投石车已经架设完成,器械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细致的给军士讲解车上刻度与投放距离的关系。苏圣平一再要求研究员不能简单只教操作方法,还要尽可能的教会原理,让军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尽管研究员们始终认为没有太大必要,他们认为那些原理军士学起来太难,弄懂了也没多大用处。

“林先生,您能再讲一下杠杆原理吗?”其中一个军士问道。

那林先生叹了口气,都说了这么多遍,还是不懂,只能无奈用大白话答道:“你们以前有没有撬过石头?”大多数军士到宝岛来之后都参与了修筑道路、修建房屋,自然是干过这事。

林先生继续解释道:“你们撬石头的时候,是不是用铁锹插入石头下面,再在铁锹下面垫一块石头,然后一用力石头就撬动了?”军士们纷纷点头称是。

林先生接着说:“这就是杠杆原理,用我刚才教你们的,铁锹是杠杆,下面那块石头就是支点。学会了这个,莫说两百斤的石头,就是千斤万斤,如果有一根足够长的铁锹,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一人之力都能撬动那块石头。我们的投石车、码头上用的吊杆都是按照这个原理制作的。”

尽管已经是用大白话来解说这个原理了,军士们还是听的一头雾水,林先生只能摇摇头,继续讲解其他东西。

苏圣平听了研究员的讲解,没有打扰他们就直接离开。心道不管这些军士有没有学到什么,但是哪怕一百个中有一个能够有所感悟,在实践中提出一些研究员意识不到的问题,改进相关的器械,现在多花费的这些时间也是值得的。

八月来到宝岛后,苏圣平一半时间在各处巡查,一半时间在军营内处理事务。随着台风季节到来,很多时候军士们也不能训练,只能留在房内读书。太多光棍汉聚在一起,闲下来后难免会有些许摩擦。除了思训部通过组织一些文体比赛舒缓军士们的神经,戏团也被召到宝岛,为军士表演节目。

以戏团现在的规模,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多场演出。经过这几年的历练,杜晴儿和梁青青倾力培养的小花、霜儿、青莲都已经是“名角”,在福建各地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国民军在抗击海盗的时候,戏团也时常会到场“慰问演出”,所以这几个当红的演员在国民军中也有大批仰慕者。

戏团到宝岛来演出,自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而且这次上演的戏目还是最新排演的,其中一出戏叫《从军记》,是以杨文荣为原型编排的曲目。讲述的是莆田一个富家纨绔子弟,原本生性顽劣,是城中一害,后来因为目睹了海盗残害家乡,国民军英勇抗击,洗心革面选择投向国民军,又经过努力训练,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士,参与抗击海盗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国民军中有很多,只是戏曲上为了效果,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人看了心中更有同感。

另一出戏叫《送军粮》,是以苏圣平之前寻访各村落时,那户想给国民军送粮的农户为原型,编排的一出戏,其中还加入了一些爱情元素。那户人家的小女儿对军士生出了爱慕之心,儿子则是生出了从军之心,女儿一句等我长大就嫁给你,儿子一句等我长大就要参军,这都让军士们看的热血沸腾。像这样以事实为基础,加上适当的处理,编排出的戏往往能够得到很多共鸣。再者戏曲中的桥段也不完全是瞎编,现实中已经有不少国民军军士和北地逃民的女儿成亲,居住在民政部统一修建的房屋中,也算是在宝岛安家落户了。戏团同样还会给新城镇的普通居民表演,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引来大批普通居民观看。

自从戏团开始外出演戏,苏圣平这两年又是南上北下的四处跑,见到杜晴儿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次戏团来宝岛演出,驻扎在军营外面,苏圣平还没和杜晴儿见过。今天看完军士训练之后,得知戏团在街上有演出,苏圣平也信步来到演出的地方,看看演出的效果。

苏圣平到来的时候,刚好演到《从军记》,台上演员精彩的演出惹来了台下一阵阵叫好声,看到效果如此之好,苏圣平自然很是满意。顾不得台上的表演,来到戏团后台,护卫亮出令牌之后,苏圣平才走了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