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还是不去262(1 / 2)

十一月的江宁颇为寒冷,忙碌了一天政务的皇帝回到后宫,习惯性往皇后杜倩所在的坤宁宫走去。几个月前,杜倩终于帮他生下皇子,从此以后,皇帝每日都要来坤宁宫走一趟,看看自己的孩子。

想到孩子,皇帝难得露出笑容,繁忙的朝政带来的苦恼都能烟消云散。这不是他第一个孩子,但却是这个国家最尊贵的孩子,是他和皇后的嫡长子,日后将会成为太子,有朝一日也会荣登九五,继续统治这个国家。

当然,距离那天还有很长时间。赵世卿走在廊道上,心里想着有很长时间也是好事,这些时间足够自己治理好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家。如果能够北上西进,剿灭韩斌叛逆,赶走元人,留给自己孩子一座稳定的江山那就更好了,他也不用像自己这么累。但是,北边元人咄咄逼人,西边吴朝自立几十年了,东南沿海有闹不完的海盗,朝中党争尽管不再浮于表面,但暗中的使绊子却更是让人头疼。

赵世卿心中一叹,东南党生不逢时,掌握大权的时候,海盗开始闹起来,不仅严重影响朝廷赋税,连东南党自己的老巢都快被海盗搞垮了。搞得连杜文心只能另辟蹊径,重新丈量土地,增加朝廷的赋税,江淮党、江浙党怎么可能让他如愿。以至于当上首辅这么长时间,还是只能维持局面,论起来连周秉政都不如。

周秉政在兵部尚书任上搞出的各府县编练民团,尽管不尽如人意,但明眼人都知道错不在周秉政,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编练民团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为什么就是不可行呢?以至于十月底,海盗大规模的袭扰了福建沿海,差点连莆田府城都被打下,要不是有内侍监上报的消息,以及闽王从福州传来的消息,连赵世卿都要以为是各级防御使衙门带领民团打败了海盗。

内侍监传来的消息说苏圣平有一千民团,闽王则认为不止,最起码是两千,否则宁德出现的那些民团是怎么回事。综合此前崇武民团的消息,估计苏圣平应该掌握了不少于两千的民团。这已经触犯了皇帝的底线,要不是苏圣平还想着出力,在莆田等地危急的时候还能出兵打击海盗,否则定然不能饶过他,此时就该出动兵马围剿了。

如今看来,苏圣平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难得他还有报国之志,满江红里写的好啊,“洛阳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那篇《民族》里写的也好啊,写清了草原民族为何要南侵,号召全体汉人团结一心抗击元朝,自己十分认同这些观点。

赵世卿心想无论如何,这一次要让苏圣平担下差使,只要他有那能耐,自己一定能够好好对他,不再像上次那样,让他被人所害。只是不知道他那些民团是怎么练,又是怎么养的?这个问题到时一定要好好听听他的意见,如果各府都能练出两千民团,东南沿海海面也就安定了。

成亲多年,又生了孩子以后,杜倩难得的多了些笑容。看着皇帝抱着孩子,还在发呆,不免好奇的问到:“皇上,怎么了?”

赵世卿愣了一下,道:“哦,在想些事情!”

杜倩问到:“之前皇上一旦抱着皇儿,就把朝政忘之脑后,今天这是怎么了?”

赵世卿微微一笑,道:“还不是被海盗给闹的!”

杜倩眉头一蹙,道:“海盗又上岸劫掠了?”

赵世卿唉的一叹,道:“可不是,福建沿海七个县被抢,就连莆田府城都差点被破。”

杜倩心中一急,福建毕竟是她老家,总有不一样的牵挂,赶忙问道:“那可如何是好?”

赵世卿嗅了嗅孩子的奶香,道:“还好有苏圣平在,凭着两千民团,把海盗打了个片甲不留,总算能安定一段时间。”

杜倩听到苏圣平三字,突然间脑子一片空白,赵世卿连着叫了两声这才失神道:“那苏公子可有事?”

赵世卿道:“他怎么会有事,如今福建那边都传说苏圣平亲身上阵杀海盗的事,据说还有戏班子演他的戏呢,就连江宁城中都有传说,苏圣平武艺惊人,一人能打几百个海盗,加上他写的那些诗词,江宁城中不少女子可都想着他呢!可惜,听说他已经娶了三个妻妾,不然肯定不少人要自己上门求亲了。” 杜倩噗嗤一下,心道这家伙总是这么优秀,道:“那苏公子现在是何官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