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过纸老虎而已(1 / 2)

蒋氏不但敬重袁宗皋,也很信任袁宗皋,而一直认为袁宗皋睿智,对时局洞若观火。

别的不说。

单是在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谋反后派人来联络兴王府时,她就清楚记得,当时是袁宗皋力主申斥宁王,主张兴国应坚决站在正德皇帝这边,而认为宁王谋反必败,且分析说正德皇帝不是外界所传扬的那样昏聩无能,甚至还预测说,时任江西巡抚的王阳明就能够平定叛乱。

结果正如袁宗皋所料,使得兴国藩站队时没有出错,赢得正德好感,朱厚熜也顺利被正德立为世子,且额外加俸禄三千石。

而也因此,蒋氏越发信任袁宗皋。

所以,袁宗皋现在这么说,蒋氏也不得不信。

但越是因为相信袁宗皋不会预料错误,她就越是主观上不能接受,也就还是问了一句,然后又伤心地看向了自己儿子朱厚熜。

一想到自己怀胎十月、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将要不认自己为母,蒋氏更是心如刀割!

朱厚熜这时倒是面容上古井无波。

因为他知道,历史上的事,确如袁宗皋所料,在他当皇帝后,杨廷和等文官在拒绝为正德立嗣后,就逼着他认孝宗为父,而要他认蒋氏为皇叔母,且让蒋氏以王妃之礼进京,而以王妃之待遇礼待。

所以,朱厚熜也就没那么感到意外,只点头说:“先生所猜测的,我也认为很可能会发生。”

蒋氏听后更加惊惶不安起来。

袁宗皋则眸露诧异之色。

虽然他知道朱厚熜天资聪颖,但是他没想到朱厚熜会天资聪颖到已经将对天下时局洞若观火的地步。

朱厚熜自然知道,在确立新君的整个过程中,杨廷和获益最大。

在朱厚熜看来,杨廷和的厉害之处在于,他首先利用已经先投靠他们外朝文官的太监张永在张太后面前主动提出立朱厚熜的必要性,而把也主张立朱厚熜的魏彬拉到了他这一边,进而架空了寒门出身的张太后。

其次,杨廷和还用迎立之功为饵,把梁储这个和王琼走的近的阁臣拉拢到了自己这边,使得王琼这个唯一可以跟他分庭抗礼的天官,到现在都被排除在决策圈外。

最后,他突然大方的安排了三个内臣去迎立新君,明显是要尽快代替朱厚熜在潜邸的内臣如黄锦这样的人。

可以说,杨廷和简直就是秦始皇摸电线。

赢麻了!

至于其他人。

毋庸置疑。

王琼将因为梁储的倒戈而输的一败涂地。

江彬更不用说,因为魏彬和张永的出卖,他会因为失去司礼监和太后的支持,而死的很难看。

而朱厚熜自己则还没即位,就已经被杨廷和在其周围埋伏下了眼线。

朱厚熜偏偏一时还无法拒绝。

一是朱厚熜要照顾正德留下的这些宫里老太监的感受,防止他们被逼急了,发动宫变,比如唆使与他们早就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宦官宫女半夜来勒嘉靖脖子或者放火什么的。

二是杨廷和等也会以宫里伺候过正德皇帝的太监更专业为由,让已经和杨廷和成为政治同盟的太监跟在皇帝身边,而将从小跟在朱厚熜身边的兴王府旧人,都以没有照顾皇帝和管理内廷的经验为由调开。

这让朱厚熜也不得不佩服,杨廷和在权力斗争这方面,的确很有手段。

自然,杨廷和现在的权势也很大,大到快要架空他这个皇帝的趋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