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全国科举171(1 / 2)

  朝廷里谁人不知皇上十分宠幸房青玄,所以房青玄的奏书被放在了最上面,呈给了皇上。

  元长渊每次看到弱智大臣写的弱智奏书就会生气,因此看奏书时都板着脸,见尚书省又呈上来一叠,他还没看,就不耐道:“朕说过几遍了,一些通篇废话的折子不要呈上来。”

  拿都拿来了,总不能再让人拿回去,元长渊随手抓起一本,想看看这些弱智大臣,到底能写出多惊世骇俗的奏折,打开一看,竟是子珩写的,写得可谓是文采斐然,叫人看了心旷神怡。

  元长渊拿起朱笔,先写了两个字:“准了。”

  写完,元长渊就在空余的地方,写了句肉麻的情话“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经过皇上朱批的折子又回到了房青玄手里,他看着奏折上那两句用朱笔写的情话,脸色一红,皇上怎能如此大胆,万一被人看见该如何是好。

  房青玄赶紧把折子收了起来。

  圣德一年六月,盛夏蝉鸣,科举在全国举行,各地学子在本地的贡院参加乡试,榜上有名者到元京参加会试,会试后的殿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前三甲将直接授予高官厚禄。

  科举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同时武举也在举行。

  武举选拔的都是英勇神武的强者,即要有武力,还要有领兵的能力,同科举一样,名列前茅者直接授予官职,远在徐州的何小景也赶回到了元京,参加武举,因为武举没有身份限制,想参加的都可以来比试比试。

  房青玄被皇上特别任命,担任会试帘官(主考官),几位翰林院学士担任同考官,几人皆是明经公正之士,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

  房青玄曾在翰林院待过,他的学识,那几位翰林院老臣都是知道的,所以由他来担任主考官,无人有异议。

  这次科举的题目,全都是房青玄出的,有关于粮草、水利等策论题,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真正能解决这一难题,想出最佳之策的人始终没有。

  时间一到,贡院的大门关闭,任何人都不得离开贡院,考生的吃喝拉撒都得在方寸之地里解决。

  有三场考试,一场三天,共计九天的时间。

  房青玄在贡院里待了九天,期间元长渊天天派人给他送御用糕点,还有各地进贡的鲜果,以及一些上好的御用之物,生怕他在贡院过得不好。

  贡院里不准任何人随意出入,元长渊倒好,天天往这里送东西,有一次直接送来一颗荔枝树,因为这荔枝不经放,从树上摘下来后,不过两三日就会变酸,所以元长渊就直接让人把树给送来了,让房青玄吃到最新鲜的荔枝。

  最后房青玄只得上书,对元长渊的做法“谴责”了一番。

  至于元长渊送来的那些东西,房青玄都让小旺财原路拿回去了,他与其他考官同吃同住,没有因为皇上的宠爱就搞特殊,几位翰林院学士本就欣赏他,见他如此,更是钦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