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兴科举163(1 / 2)

  秦匀知道自己犯的事情,必然会牵连父亲,他埋低头,慢吞吞说:“父亲是…是吏部尚书…秦盛年…”

  元长渊正准备要清洗六部,将世家官员一点点从朝廷里剔除,吏部尚书的儿子就送上来了。

  元长渊冷笑了声:“很好。”

  那笑声让人心底发寒,秦匀知道自己大难临头了,发出最后一声无力的求饶:“皇上饶命。”

  元长渊转头看向谢舒:“你呢?你父亲何人?”

  谢舒战战兢兢地说:“回…回皇上,我父亲是枢密院副使谢千山……”

  谢千山与谢千重,都是千字辈的,曾经谢家在元京一家独大,只可惜后来分了家,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分家之后,谢家后运不足,地位在元京一落千丈,现在谢家在朝为官的,也就只有谢千山和谢千重了。

  谢家并不是元长渊要铲除的目标,所以元长渊只下令将始作俑者秦匀给关进了天牢,谢舒则打了一百大板就放了。

  翌日,吏部尚书得知了自家小儿犯错入狱的消息,知道皇帝这是在威胁他,于是主动提了辞官,就算他不顾儿子的安危,继续待在朝廷里,也迟早会被皇帝铲除,倒不如主动辞官把小儿救出来。

  皇上同意了吏部尚书辞官一事,这下刑部、户部、兵部都坐不住了,因为下一个就该轮到他们了,他们是想要被抄家呢,还是自己主动辞官呢,最终他们选择了集体辞官。

  集体辞官会让民间以为是这些官员对皇上不满,所以元长渊没同意他们辞官。

  这让几个尚书心里更加惶恐不安,皇上不让他们辞官,难道是已经找到他们的罪证了,就等着要抄了他们的家,一时间人心惶惶。

  就在他们慌乱之际,皇上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只要他们主动认罪,就可活命,不然抄家砍头诛九族,一个都不会放过。

  当天夜里,刑部、户部、兵部三位尚书,来到宣政堂认罪,一旁的御史大夫把他们的罪证整理好,上交给皇上过目。

  元长渊看都没看,眼神锐利地射向堂下三人:“既然你们主动认罪,朕自当从轻发落。”

  元长渊下令将他们流放至南蛮之地,一生不能再入元京,子孙三代不得入仕。

  比起砍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三人谢了恩,连夜带着家眷离开了元京,若是不早点离开,百姓们可要往他们身上丢臭鸡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