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济世为怀(1 / 2)

张家门口开始热闹起来。

无论是街坊四邻,还是自县城闻讯而至的普通民众,亦或是官府来人,很快把小院围得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

兴济城内一处商馆,秦掌柜等来了她的客人,闻讯从徽州风尘仆仆赶来的南直隶名医汪机。

“汪先生。”

秦掌柜亲自迎出门。

汪机年不到三十,举止沉稳,留着山羊胡的他看上去像个仙风道骨的方外人,身后跟着个背负药箱的小童,简单跟秦掌柜点头施礼,二人便一起进入商馆。

“在下一得到秦当家的信,就匆匆赶来,却不知这边是个什么情况?”汪机一来,就热心询问。

汪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其祖父汪轮、父亲汪渭都是徽州名医,到他这一代,更是徽州医学集大成者,《明史》评价:“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医术。”

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其医术精湛可见一斑。

汪机悬壶济世、著书立作,其编撰的《石山医案》最为有名,开创的“固本培元”中医理论,更是后世中医奉行的金科玉律。

秦掌柜道:“小女子于兴济城内,无意中见到一位出身寒门的生员,其学问或许平平,但在茶道和医术上却颇有造诣,本只是一面之缘并不会深究,却听闻他只身前往感染痘疮时疫的人家诊病,其志烈烈其德昭昭,感佩不已。”

汪机颇为惊讶:“世间竟有此等奇人?自古以来,有以痘衣而治病者,不虞祸及己身……却不知他是以何方法治痘疮?”

“不知。”

秦掌柜摇头。

“那……可有结果?”

汪机作为当世名医,自然清楚天花何等凶险,也想知道是什么人又有何等勇气,敢去挑战这种病。

“今日他刚从病患家中离开,半月以来,感染疫病遭到官府封禁的本地大户王家未再见染病者……听说原本隔离的王家本有人感染痘疮,经其诊治后只是发了疹子便痊愈,本地人人称奇。”

秦掌柜道,“小女子心知汪先生平生致力于杏林之事,我徽医的名声也全仰仗汪府一脉,这次特地请先生前来,主要是想辨证其真伪,若证实其有效,大可将其纳入徽医体系,也算是为振兴我徽州地方医学出一份力。”

汪机摇摇头:“谁能治好痘疮就是谁的本事,焉能轻易据他人成就为己有?在下想去拜访一下这位……高人。”

秦掌柜道:“今日官府会派人前去感谢,并请求其为本地民众防治痘疮疫病。小女子与本地宋知县有些交情,可帮忙安排会面。”

“那……不如现在就启程?”

汪机一刻都不想停留,马上就想见到秦掌柜推崇的那位医学达人。

“倒也不用太过着急,您初来乍到,可待洗去风尘,稍事休整也不迟。”秦掌柜道。

“不用。”

汪机惭愧一笑,“听说有人能治痘疮,我马不停蹄赶来,即便只是空欢喜一场,让我拜访一下,求教一二,交流交流心得体会,也算不虚此行。”

……

……

秦掌柜和汪机骑马出城,身后跟着几名扈从,汪机带来的药童则骑着小毛驴坠在最后边。

“在下前月入京时,在京同乡问及秦当家近况,皆称道秦家生意日渐做大,在北地创下偌大的名声,大扬我徽商脸面,却几乎从来不见秦当家现身京师……不知此番秦当家北上,是否有往京城的打算?”汪机笑着问询。

秦掌柜和汪机关系很好,所以说话没什么顾忌。

汪机作为徽州名医,跟很多商贾家族都有往来,拥有一身精湛的医术本就是这时代无可替代的资源。

秦掌柜道:“此番小女子是到霸州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到兴济后听闻霸州地面近来有些不太平,便不好再北上,在本地略微盘桓后便要折返南下……接下来将会到两淮盐场支盐,再往南京一趟。”

汪机道:“为何不去京城呢?”

“唉!”

秦掌柜略微慨叹,“女儿家独力支撑门楣,少不得为人觊觎。京师乃权贵汇集之地,只怕去得容易出来难。一介女子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上,避免无端招惹来是非,望汪先生体谅。”

“哦。”

汪机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这年头,女子当家且云英未嫁,很容易就被权贵给惦记上,只要被纳回去,不但能得到她的人,连其背后的家族产业也会一并侵吞。

汪机叹道:“说起来,汪某此番北上还要去万国舅家问诊……却说这北直隶权贵遍地,秦当家出门确实要小心。”

“多谢汪先生关心。”

秦掌柜表达了感谢。

“还要走多久?”

此时汪机再顾不得旁的事,心里只剩下赶紧见到那位旷世奇人的念头。

前面引路的人回禀:“快到了,过了前面的缓坡就到……看到有人吹吹打打过去了吗?大概是代表官府前去张家送匾额的人。”

汪机赞赏:“本地官府,倒是体察民情。”

这是知道秦掌柜跟本地知县交情深厚,才有意这么说。

秦掌柜笑道:“宋知县乃我徽州举人出身,不管是为人还是做官都属上上之选!分属同乡,见面后你们可要好好交流一番,或有收获。”

“哈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