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讨伐发逆56(1 / 2)

李华在听到加急密报之时,双眉紧紧蹙起,在心中暗自思忖道:“这时间线竟提前了两个月啊,难道是因自己穿越过来而产生的蝴蝶效应不成?”

“想必是我所推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致使他们不得不加快行动进程了吧。”

“上次苏可儿跟我说,才准备攻克岳州呢,没想到短短三个月就己经攻克江宁定都了。”

李华到现在没有行动,是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他刚穿越过来,没有忠于自己的一批现代化士兵,就算他空有战略战术,这些士兵作战能力和装备都跟不上。

太平军奉行天主上帝,经过上层领导对士兵们的长期洗脑,致使这群士兵个个都骁勇善战,毫不畏惧死亡,哪怕被砍掉胳膊,也会用牙去咬,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

所以李华面对这样一群人着实感到头疼,毕竟都是同胞,自己带出来的这群士兵,全是自己心头肉,他真舍不得盲目去跟对方拼。

其二,是太平军一定在江宁(南京)定都后,内部就会发生重大内讧,导致内部几王纷纷争权互打,死伤无数。

打肯定是要打的,不把国内的起义都消灭掉,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西方列强,必须要“攘外必先安内。

李华一首就在等候自己的新军训练完毕,并且待到他们内部产生内讧之际,便一举将其拿下。

当李华在思考之时,下方众多的大臣却都因密报的内容而被惊得目瞪口呆。

什么?

败了?

曾国藩、向荣、僧格林沁以及琦善都战败了吗?

并且定都江宁,还自称为天京。

每一句话都如重锤般冲击着他们的神经。

李华看着下方的大臣们,缓缓开口说道:“众爱卿,听后可有什么建议?”

桂良进言:“臣以为,应当重点彻查曾国藩,陛下亲自命他组建湘军,还批复了一百万两的军费,没想到短短数月各地就被攻破。”

文祥随声附和道:“臣附议。”

反肃顺一党将南方战败的失利归咎于肃顺亲自提拔举荐的曾国藩身上,如此便能打击到肃顺一党。

肃顺反驳道:“臣不同意桂良大人所言,毕竟曾国藩刚刚上任,仓促应战,战败后甚至不惜以死表明心志。”

桂良反唇道:“战败就是战败,曾国藩辜负了皇上的托付,致使战败,皇上必须严格彻查。”

这时穆荫挺身而出说道:“陛下,臣觉得当下不应急于问责。如今局势变幻无常,太平军己然势力强大,当务之急应是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杜翰言道:“曾国藩虽有战败之责,但此时若对他严格追查,恐怕会动摇军心。而且湘军也并非毫无战斗力,或许可以给予其戴罪立功的机会。”

焦佑瀛也附和道:“是啊,陛下,如今我们更应着眼于全局,寻觅破局之法。南方的失利并非一人之过,我们应全面考量各种因素,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战略。”

李华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微微皱起眉头,说道:“朕要听的是解决之法,而不是相互推诿定责。”

乾清门外顿时陷入了沉寂。

过了片刻,肃顺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当下可速速调遣周边兵力增援前线,巩固防线,以防太平军进一步扩张。” 杜翰接着说道:“陛下,还可加大对军事装备和粮草的筹备,确保前线物资充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