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太上皇留贾铮122(1 / 2)

皇宫。</p>

御书房。</p>

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的人都在。</p>

气氛有些沉闷。</p>

“去问问,庆宁郡王还没来吗?”</p>

乌斯藏、吐谷浑、金国都遣来使者,如今都住进了驿馆。</p>

大炎境内,依旧很多事情没有解决,国库空虚、粮仓空虚,边军粮饷都成了问题,不仅不能出兵四方,却已经需要裁军。</p>

大炎好不容易,让匈狄仓皇逃至漠北,却无力消化战争带来的胜利果实。</p>

如今,大炎处境依旧充满了挑战。</p>

皇帝心情很不好,刚才大炎国内外,询问了政策,大臣们没有一个好的对策,对此,皇帝能有好心情?</p>

他所能想到的人,只剩下了贾蓉。</p>

皇帝认为,贾蓉是一个人才。</p>

“回陛下。”</p>

夏守忠在旁边回答:“庆宁郡王今日祭祖,应该快回来了。”</p>

“陛下。”</p>

这边夏守忠话音刚落,小太监就进来禀报:“陛下,庆宁郡王递牌子求见。”</p>

“要什么牌子?”</p>

皇帝很明显松了口气:“让他骑马进宫,要快。”</p>

众多大臣也是松了口气,皇帝求取治国之策,而他们毫无办法。正所谓上有对策,到了下面地方,就有了对策。</p>

再好的政令,不能根本的执行,都只能是无用之功。</p>

大炎,根子烂掉了。</p>

盐政、科举、税政都出现了问题,这就是国库长年不丰盈的原因所在。</p>

而这是根本的国政问题,并不是没有好的政令,只是没有人愿意出头,去做得罪天下因此既得利益者。</p>

否则,离死不远。</p>

范文正改革,为什么失败?</p>

旧的体系,既得利益者的反对缘故。</p>

皇帝想要改革!</p>

而他们并不支持。</p>

仅此而已。</p>

皇帝也知道,一则太上皇依旧把持着朝政,二则朝中没有贤臣。</p>

三则,监管体系出现了问题!</p>

官官相护,互相勾结,地分南北,臣子也分派系,皇帝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p>

“拜见陛下。”</p>

贾蓉进来的时候,整个御书房,仿佛阴云密布,气氛压抑的让人心惊胆战。随着贾蓉到来,仿佛黑夜之中出现了黎明。</p>

又似乎阴云溃散,阳光铺洒。</p>

“王爷。”</p>

众臣向贾蓉见礼。</p>

随后脸色有些古怪,贾蓉竟然带着幼子入宫的。</p>

皇帝也是脸色古怪,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到现在做了皇帝了,还是第一次见到臣子带着幼子入宫面圣。</p>

还是带着独子进宫。</p>

这是信任?</p>

还是贾蓉单纯?</p>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诬告陷害,要把贾蓉置于死地的时候,不就是父子二人同时陷入囫囵?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连根拔起,斩草除根?</p>

皇帝内心很舒服,这是臣子对他最大的忠心啊!</p>

“额...”</p>

贾蓉也很无奈,小家伙缠着他,毕竟这段时间,贾蓉都是带着贾铮出门溜达,小家伙已经习惯了一般,每天被父亲带着。</p>

贾蓉顺嘴解释了一下:“陛下,臣子缠着臣,不肯撒手,臣唯恐耽误陛下时间,只能带着他进宫。”</p>

“嗳...”</p>

然而,贾蓉刚解释完,贾铮却探着身子,向皇帝露出笑脸,甚至伸出了双手。</p>

贾蓉:“......”</p>

众臣:“???”</p>

“哈哈...”</p>

皇帝心情大好,起身伸出手:“这孩子讨人喜。”</p>

于是,贾铮被皇帝抱在了怀中。</p>

贾铮也乐了,谁也不知道小家伙如此不怕生。贾蓉可是知道的,他的儿子可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抱他的。</p>

“你们都回去吧。”</p>

皇帝看到众臣还在,于是将大臣们撵走。</p> 只剩下贾蓉的时候,皇帝叹息一声:“大炎虽无力出兵,却因北疆一战,目前还无外患,但是内部政令不举,民不聊生,贾卿可有对策?”</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