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奕匡家的大门不好进,袁项城的野心123(1 / 2)

张启恩这边紧锣密鼓的发展了一年,准备过大年时。

此刻的大乾帝国京城,乌云密布。

袁项城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的同时,奕匡因为在处理之前八国事务上颇有建树,被慈婆任命为了军机大臣;

这也是当前自奕辛死后,慈婆如今唯一可以依仗的亲王,在这年轻亲王里面也就只有醇亲王载丰,毕竟有血亲关系。

所以,载丰和荣录之女幼兰大婚之后,载丰就被任命为了总理大臣。

袁项城、奕匡、载丰都是新政衙门的政务大臣。

此时的大乾帝国又回到了洋人入侵前的政治局面。这也是慈婆在政治上保持平衡的手段。

对于南方的督抚们,慈婆也没有追究责任,再次以正式公文发去了安抚的旨意。

为此,南方的督抚们一个个激动的感激涕零,至于是不是真的感激涕零,就不得而知了。

之后,袁项城在徐士常的建议下,奏请了慈婆成立了帝国陆军部,以原近卫第三、四、五镇新军为班底,开始编练第六、七、八镇的新军。

同时,袁项城准备派自己的得力干将,到南方各省设立新军衙门,开始有组织的编练新军。

哪曾想,就这么一个政令,让整个南方汉人总督和巡抚们炸锅了,纷纷吵着要参奏袁项城,说他一个汉人要窃国。

最讽刺的是,南方的鞑虏王爷们却一个个盛情邀请袁项城来训练新军。

两方势力为此吵的不可开交,上奏朝廷这几天的公文,基本上都是南方总督、巡抚们的各种“不服”,要求自己编练地方新军。

最后,在慈婆的强势干预下,由袁项城牵头,成立帝国陆军部,各省总督推举人才担任新军督军,由陆军部任命各地练兵钦差大臣,编练新军。

自从地方上,就形成了督抚(旧军)、督军(新军)、练兵大臣(朝廷军)的三方军事势力。

一些强势的地方总督不怕,任凭陆军部在怎么派人来,他们有的是办法拿下钦差并“架空”他。可有的省巡抚却殚精竭虑的想办法。

为此,蜀川省巡抚奎军,就想出了一个昏招,故意放开了对各地造反势力的压制,甚至学闽省巡抚许应魁的路数,资助反乾势力。

此刻,整个蜀川省烽烟四起,各县的百姓释放了被打压许久的愤恨,开始公开攻击县衙、州府,乃至巡抚衙门。

仅仅三天时间,新上任的蜀川督军阵亡,蜀川新军还没有建立就夭折。

眼见事态失控,蜀川巡抚连夜跑去了渝城避难,并组织了旧军在白帝城构建防线,任由蜀川省动乱。

蜀川省的大乱,农民起义军一个不服一个,为了抢地盘便又开始了混战,这也波及到了一旁的湖广行省,气的湖广总督张之东大骂蜀川省巡抚奎军废物玩意。

就在张启恩结束了一圈的视察,返回海城后。

湖广行省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连湖广总督张之东的荆襄三镇也跟着发生叛乱,气的张之东吐血三升。

眼见事态逐渐的开始失控,两江总督刘空一、湖广总督张之东此时急忙调兵平叛,两人还是老套路向洋人借兵,也不愿意向朝廷和慈婆求援。

张之东是这样给刘坤一说的,要是朝廷的军队进来了,那在让他们走可就难了。

南方打成一团,此时的北方。

庆亲王府内。

“亚鹏,你放心好了,威尔将军既然推荐了你,本王就会保举你的。齐鲁巡抚去不了,其他地方还是可以考虑的嘛”奕匡细细品尝着手里的一碗莲子羹。

一旁的载正也一脸不屑的看着面前卑躬屈膝的杨子隆,父子俩完全没有将杨子隆放在眼里,奕匡刚才已经暗示的很明白了。

可就算没有为官经历的杨子隆,也连最起码的“世故”的不懂,依旧跪在地上眼巴巴的等着奕匡给自己安排新去处。

奕匡此刻已经有些生气了,这什么玩意,一点也不开窍啊!

没好处费,谁给你办事啊,你以为你是谁啊,让个洋鬼子说句话就可以让大乾帝国堂堂亲王办事喽!

载正见父亲不悦,随即他起身道:“亚鹏兄啊,如今世道不太平,这朝廷也难啊,我顶着一个礼部的缺,都两年了没见丝毫俸禄发下,日子艰难啊!”

杨子隆一愣,看着四周华丽的装饰,刚刚他一路走来,要是没看错,这王府的路面都是汉白玉的吧。

“咳~忒~”奕匡咳了口痰,一旁的婢女急忙上前用双手接着,另外一名侍女急忙上前给奕匡擦嘴。

“老夫老了,在朝廷里说话不顶用了,杨大人要是有门路,寻别处吧。”奕匡第一次用“老夫”自称,而不是本王。

一旁的载正也暗骂杨子隆是个傻蛋,真要起身送客。

杨子隆就是在傻,在没有阅历,此时也明白了过来,但他哪里有一分钱啊,他这一年不是跟着这个混吃,就是跟着那个混吃。

要是有钱,杨子隆也不至于“卖国”了。

杨子隆答应了之前沙罗斯,保证沙罗斯在齐鲁的特权和东省利益,以及英吉利在乾的利益和津城的利益,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得是巡抚。 杨子隆当即给奕匡跪了下去,砰砰砰三个响头,道:“我只求王爷赏个差事,两年,不,一年,就一年,我定奉上孝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