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视察厂区建设,家属待遇问题41(1 / 2)

望着眼前这片如火如荼、热气腾腾的工业区建设场景,张启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舒适感。

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并非联姻之类的事情,而是实实在在地去推动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于那些想通过联姻与他攀关系的人,张启恩其实并不在意。

如果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他,而且还是容貌绝美之人,那他自然会欣然接受。

然而,他手下的那些人心里也都清楚得很,如果送来的女子相貌丑陋,根本不可能入得了张启恩的法眼。

所以,他们在挑选时都会格外谨慎,至少要确保这些女子不仅容貌出众,还要才华横溢。

毕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在张启恩庞大的后宫之中稳住阵脚,获得一席之地。

张启恩下马,带着路静来到了工地。

此时负责整个工地厂房督造的管事宋丹阳,是之前奉天的管事,张启恩实在没人了直接将他抓了“壮丁”。

就在这个时候,宋丹阳领着几个由福伯先前引荐来的年轻小伙子,缓缓地走来。

他们手上原本拿着的图纸也被轻轻地放在一旁。

\"总裁,您终于来啦!\"宋丹阳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

\"大家都辛苦了!\"张启恩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拍掉了宋丹阳肩膀上沾着的几根枯草。

宋丹阳微微一笑,回应道:\"能为总裁的事业全力以赴,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忠诚。

张启恩很欣慰的说道:“好好干,做出成绩,等你入华夏共和党时,我当你的介绍人!”

听后激动万分的宋丹阳立即表明心迹:“多谢总裁,卑职一定不负总裁厚爱!”

接着宋丹阳就介绍起了厂区的布局,以及目前的建设情况。

“这边是钢铁区的张家钢铁联合集团的厂址,目前完成了一期工程!”宋丹阳带着张启恩看去。

“哦!”张启恩顿时喜上心头:“一期可是包括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焦化厂、耐火材料厂、机修厂等厂房的建设,这么快?”

宋丹阳不敢隐瞒,深怕张启恩不高兴,立即带着他到实地观看:“总裁,这么快的效率,要感谢总裁的劳改营!”

“是他们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这里的工厂才顺利建设完工,预计3月份工厂机械到位后,就可以招募工人直接上岗了!”

张启恩一边听着宋丹阳的介绍,一边看着眼前占地三千多亩的庞然大物。

按照张启恩的规划,这里是他钢铁联合集团的场地,其中包括铁矿山、石灰石矿山、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焦化厂、耐火材料厂、机修厂等生产单位。

二期工程就是配套的建筑单位,以及物资部、运输部、销售部、服务公司等辅助单位大楼的建设。

集团总部也在这里,因为靠近东外城,所以张启恩也同时在东城方向修建了大量的工人小区,为的就是集中管理。

张启恩将集团总部设置这里,也将原来规划的附属的设计建筑单位、研究开发单位、分析试验单位、信息情报单位一并安置在这里。

宋丹阳继续道:“技术工人还没有到厂,但是其余的工人,我也组织起来一起搞大建设,厂房区、住宅区、保障区都有参与。”

“人招募了多少了?”张启恩问道。

“回禀总裁,人数每天都在增加,昨天统计的工人人数已达一万五千人,这还是按照总裁你提的要求招录的。”

“不错,我们去那边看看!”张启恩很满意的点点头,让宋丹阳带路向西边走去,穿过整个钢铁工业区。

冶金区目前张启恩是规划了,本来计划中会将他放到吉城等地,可现实不允许,张启恩只好暂时先这样了。

就在刚刚,张启恩就已经决定将冶金业,准备交给路静的父亲来管理和负责。

一行人再往前走,就是供应整个海城工业区的电力发电站,采用火电站的设计方式,张启恩在等一位他心心念念的人才——尼古拉·特思拉。

尼古拉·特思拉去年年底就接到了张玉的邀请,会在下个月来到海城。

其余名单上的科学家,张玉还在努力争取,但从张玉的电报内容来看,张启恩已经不再抱太大希望了。

接着张启恩视察了正在施工的燃料煤炭储存仓库、焦化厂,看到路静高跟鞋不好走路,张启恩让她坐在马上,他牵着马走。

这一幕让在场的宋丹阳等一众人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这是总裁夫人啊!

“总裁,前面就是军工厂位置了!隔壁是军工研究院的位置!”宋丹阳指向前面的四层楼说道。

因为什么也没有建好,张启恩也没有进去看,就大致让宋丹阳带着在外围溜达了一圈。

化工产品制造区、机器制造工厂、航海军工生产工厂、毛绒纺织工厂、棉麻纺织工厂、食品罐头加工厂、甚至有一个小型的飞机实验制造工厂。

“那边是火车站?”张启恩远远的眺望了一眼,就看到已经建设好了的海城火车南站,工人们正含着号子架设铁轨。

“正是!那里在过去,靠近西门是现在正投入生产中的水泥厂、砖瓦厂、砂石厂、石灰厂、油料厂、以及许家的纺织厂、冉家的服装厂等民用企业。”

“哦!”张启恩接过黄大娃递来的望远镜看去,:“城里的工厂作坊,只有许家和冉家出来了吗?”

“是的”马背上的路静闻声回道:“其余的白督司正在谈!”

“太慢了!”张启恩嘟囔了一句,可周围的人都听到了。

宋丹阳不敢接话,他只是负责督造的管事,这种涉及到护卫军高层尤其是白耀祖督司的事情,他不敢多嘴。

“路静,你记一下,回去后,鼓励督办一批民用企业,如制糖厂、罐头生产、食品加工、火柴厂、钟表等精密仪器厂、面粉厂等

西外城规划的,如棉、毛、麻、丝的纺织及缝纫,皮革及其制品,纸浆及造纸,食品制造等工业工厂。

日用金属、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学纤维及其织品、火柴、生活用木制品等工业,要加大鼓励政策。”

张启恩看着路静没地方记录,一会有眼力见的宋丹阳快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纸笔。

“辛苦了!”张启恩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小伙子有前途,他记下了。

接着张启恩直接在宋丹阳的地图上开始标记。“这边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区,我后期是要搬迁走的,不要建设太大!”。

“属下明白!”宋丹阳也拿着本子笔站在一旁记录。

说完南外城、西外城规划后,张启恩说道:“丹阳啊,好好干,我明年计划在阳城规划一个五千万吨级别的炼钢基地,我准备派你过去主持工作。”

“啊!总裁,我恐怕……”

“怕什么。先过去干干看,要是实在不行再说嘛!”

话毕,张启恩轻拍马背,翻身而上,缰绳在手,信步前行。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宋丹阳,微笑着示意对方带路。宋丹阳心领神会,快步上前,引领着张启恩朝着东外城的居民生活建筑区方向前进。

一路上,张启恩看到一路上依旧是打补丁,衣衫褴褛的百姓,但比之之前繁华热闹了许多。

由于绝对的安全下,许多的百姓开始做小生意,城外有许多的临时的集市,人们忙碌地来来往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因为此刻的海城,已经在大范围的拆迁重建了,除了木质古建筑,其余土坯房全部计划拆除,很多百姓被安置在了城外的临时居所。

张启恩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暗自感叹自己治理的这座城市,终于见到了些许的生机与活力。

“我最近老忘事,你帮我记一下,在东城和北城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让白耀祖拿个方案出来,规划几个大型民用市场!” 张启恩抱着怀里的路静说着,路静乖巧的点点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