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不世鸿儒75(1 / 2)

有些人反对自己重用蒋干。

而士颂的回应则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而且不为别的,就为了蒋干给自己带来了郑玄南下的消息。自己就必须给蒋干一个交代。

何况成立自己的特务情报组织,士颂早就有这个想法。

如今虽然重用了蒋干,由他挑头成立暗组,但以士颂小心谨慎的个性,他还是将易欣派了过去给蒋干当副手。

也让自己能第一时间能了解暗组,到底得到了什么情报。

而且易欣过去当副手,更方便把欧氏手下的各色人物收纳进去,欧氏默认易欣是她的人,当然也不会反对。

于是,在欧氏的支持下,士颂所谓的“暗组”基本便是以前欧氏的情报组换了个名字。

这些人化作使者、商贾、流民、游侠等不同的身份潜入各地,按蒋干的指挥,来为荆南获取情报。

这些人的办事效率远远超出了士颂的想象。

东汉初平四年,新年刚过,还没有出正月,他们便打听清楚了郑玄南下荆州的详细情况。

原来是另外一位大儒赵岐看到关中动乱,心中不忍,于是向董承请命:“现在海内四分五裂,只有荆州境域阔大,位置很好,西通巴蜀,南连交趾,年谷丰收,军队户口还完整。我赵岐虽然年迈,但还想报效国家,我想自己乘牛车往南说服刘表,让他带兵来保卫朝廷,与将军同心同力,共同辅助王室。这是安定朝廷拯救百姓的办法。”

于是,我们的国舅董承便上奏,派赵岐出使荆州。名义上是督促刘表上交赋税,帮助朝廷修复关中的宫殿。

而这一切,在历史上本该是明年才发生的事情,因为自己的到来,赵岐提前了一年南下荆州。

而赵岐走到一半,因为袁绍和公孙瓒在青州的战事,又被派去调停,在河北认识了郑玄。

两人谈论起士颂后,都想要见一见士颂这后辈,于是郑玄便偷偷随赵岐南来了。

而另外一个消息,更是让士颂茶饭不思。

这两位大儒在路过徐州的时候,遇到了返回徐州照顾大哥遗孀及子女的诸葛玄。

于是诸葛玄带着大哥的家人,也和他们一起南下了。

这些人里面,便有那位能扭转乾坤的卧龙诸葛亮。

我必须再去一趟荆北,士颂下定了决心!

得到郑玄,则可以高举儒家的旗帜,天下儒者必会站在自己这边。

而若是能把诸葛亮接回荆南,那自己的得益,岂可估量。

士颂找来刘巴、马玄、石韬,说自己准备再次偷偷过江去。他当然不会说是为了诸葛亮,只说想要去把郑玄接回来,可刘巴三人一致反对。

“上次去襄阳,刘表便有心以主公为质,如今怎能再去。”刘巴反对的最为坚决。

士颂心里急啊,长江对面可是诸葛亮啊。

士颂说道:“我这次不去襄阳,我已经让蒋干安排好了,郑玄大师他们会在江陵城中,劝说江陵富商给朝廷修宫殿捐钱,我只用偷偷潜入江陵,劝说郑玄大师来武陵学院看看便是。”

“哼,蒋干顶着名士的名头,儒家为表,内里却是纵横家那一套。不知主公最近为何如此看重,将荆南将军府的情报机构全部交付此人。他在江陵的安排,我看未必妥当。”石韬作为武陵学院派系的代表,当然对舌辩群儒的蒋干看不顺眼。

士颂知道手下谋士会强烈反对,早就准备好了对应的方案。

“我还会带上周泰、沙摩柯等人,带着武陵蛮族的特产过江,就在船上不下去,等他们把郑玄大师请上船来,你们以为如何?”

“咳、咳。”还是马玄跟着士颂的时间最长,早就看出士颂不去一趟江北绝不罢休。

加上郑玄大师的名头,也确实对荆南发展有利,于是说道:“按主公年前的将令,元宵之后,各军都已经归营训练,找机会北上荆北。我看,不如让水军都督冯习,率领水军在长江之上演练捕捉江贼,闹出动静。”

“荆北的探子,必然将注意力集中在我水军的演练之上,主公趁机过江劝说郑玄大师南下,等刘表反应过来,主公已经从江陵城返回武陵了,主公以为如何?”

见有人支持自己,士颂大喜道:“叔常此计甚妙。”

但心里也有些纳闷,感觉这计谋怎么看,都感觉自己再哪里见过似的。

带上自己最为倚重的颂卫营,还把沙摩柯和他的武陵蛮亲兵调过来。士颂再一次伪装成了专门贩卖武陵山货的商人,再一次偷偷地渡过了长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亘古不变。

变的,只有江上行船中的渡客而已。

在蒋干暗部的安排下,士颂在江陵城最简陋破旧的码头偷偷下船。

他带上周泰和易欣二人,脱离了大队人马,扮作荆南北上的贵公子,在江陵城市集上转了起来,只等暗组的人来和易欣接头,告诉自己郑玄和诸葛玄二人的住所。

士颂在市集上挑了几样水果,让易欣拿好。

几个样貌有些猥琐的人便凑到了易欣身边,低声地报告着什么。士颂知道,这些人都是自己新组建的暗部探子,看来,能干这种事情的人,多半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易欣的招呼下,士颂和周泰跟在他们后面,走入一个小巷,七弯八拐的来到一户宅院的后门。 没想到了,回到了三国时代,想要办事情,还是得走后门,士颂不禁在内心感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