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选贤任能(下)57(1 / 2)

刘巴对赵俨、杜袭二人的高调推荐,得到了士颂的的认可后,到荆南来的士人,似乎得到了新的启示。

是啊,前面石韬毛遂自荐于士颂,后面赵俨、杜袭得刘巴推举。我们想要在荆南谋得一个好官职,若是见不到士颂,还可以去找士颂手下的重臣推举啊。

一时间,士颂手下文武重臣,成为了南来士人们拜访的对象,就连刘度这样的不受重用的降臣,都有不少人上门拜访,求他推举。

虽然士颂是想要招募些人才为自己所用,但是这样投机的人才,士颂多少有些看不起。

所以这些忙了半天的士人们,虽然在荆南将军府治下四郡中,挂上了名义上的官职,但大多都并非重要角色,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见到士颂。

士颂本来是来者不拒,但是后来发现求官的人太多,自己若是一个个都见的话,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现在安置流民的事宜有石韬、新法改革有赵俨、杜袭。

加上刘巴把握大局,士颂的心思,本能的想转移到军队建设上去。

直到病中的马玄居然也给士颂推举来了一位贤才,士颂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了不小的错。

石韬和刘巴是旧相识,赵俨、杜袭也在刘巴的举荐下,成为了郡守长史。

这么算来,他们都能算是荆南派系的臣子。

而自己原从派系中,领袖人物马玄病重,剩余之人中,根本没有人可以和刘巴、石韬相比肩。

自己麾下,在无意间,已经成为了刘巴派系一家独大的局面。

“难怪马玄在推荐信中如此推崇这人,还说刘巴也见过这位裴潜,也称赞他是世间难得的人才,马叔常是想壮大原从派系的力量吧。”士颂已经打定主意,不论马玄推荐的这位裴潜能力如何,自己都得重用,至少得和石韬对等比肩。

即便已经做出了决定,士颂还是得见一见这位裴潜。

他准备在见过裴潜之后,便去武陵军营,亲自主持一次本月的军团操练。

这场操练,可是关系到不少将士的等级升降,按原来的惯例,多半是会伤些人的。若是拼的狠了,木质武器打死人也偶有发生。

而易欣引着裴潜走进士颂的将军府客厅后,士颂左眼眉毛跳动不止,心说难道我今天得改变行程。

裴潜,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生卒年不详。

此人年轻时因避乱来到荆州,刘表待如上宾。

裴潜私下里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非霸王之才,又要以周文王自居,不等多久,就会被打败。”

于是他南行到了长沙。后曹操平定荆州,裴潜归曹操,历任代郡太守、沛国相、兖州刺史。魏明帝时,出任尚书、太尉军师等职务。

《魏略》中说潜为人材博,有雅容。裴潜在代郡,杀了勾结乌桓的高官,设计坑了乌桓单于,安定曹魏的北方边界,在兖州,将曹操的后备军治理的井井有条,很有点儒将的味道。

后来的曹丕、曹睿都十分看重他。

这次裴潜南下荆州避乱,投奔好友王粲,后来感觉刘表并非贤主。刚好在这时,听到了士颂化用文天祥的绝命语来鼓励武陵士人帮助流民。他被文天祥的话深深震撼,决心南下。

到了荆南后,更是对士颂的新法称赞不已。

在得知士颂修黄金台,重用石韬、赵俨、杜袭后,裴潜坐不住了,即便是士颂年轻,但也得到了他的认可。

但是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和那些跑去找刘巴、桓阶等人求助的士人不同。裴潜在武陵郡城住了几日后,居然是去求见了因病重而闭门谢客的马玄。

在马玄门口投了份自荐书进去,便得到了和马玄见面的机会。

再然后便得到了马玄的推荐信,拿着推荐信见刘巴,居然又得到了刘巴的认可,最后以马玄推荐的身份进入将军府面见士颂。

裴潜的聪明就在于,他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站在马玄一系这边,在士颂几次重用刘巴这派系的新臣后,即便是有才华的人,刘巴的推荐士颂都会有所打压。

只有马玄的推荐,士颂才会重用,才能平衡两派之间的实力。

虽然要重用这人,士颂明白自己还是应该了解一下他才是。毕竟自己对裴潜的认识,还停留在这人是曹操手下,治理地方的能臣这个概念中。

“叔常说裴先生有大才,子初先生也很认同。不知先生南来,有何以教我?”裴潜相貌不凡,很有气度,士颂看着很顺眼,言语中很有礼貌。

裴潜也暗自将士颂打量了一番,然后行礼说道:“公子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下想知道,公子之仁,是否是宋襄之仁,公子之义,是否是项王之义?”

这个问题很尖锐,还好士颂读书不少,迂腐仁义的宋襄公的故事还是知道的。

项王之义,士颂先是一愣,最后明白过来裴潜说的是项羽和刘邦讲义气,鸿门不杀刘邦,最后形势大好还和刘邦划分楚河汉界。

宋襄公的仁,霸王项羽的义。这样的仁义,就是取死。

士颂微微一笑,回答道:“我的仁义,只对我的百姓臣民,对敌人嘛,我可不会留情面的。”

裴潜摇摇头,说道:“我看不然,公子大批的收留流民,手下军队却扩充很少。要知道,天下诸侯,都在加大力量招募将士。荆南如此富裕繁荣,必定招人觊觎,迟早有人会进兵荆南的。公子推崇孔孟,当知道,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士颂笑道:“裴先生刚到荆南,可能有所不知,我今年颁布的新法中,可有一条尚武令的啊!”对自己的这条新政,士颂还是很得意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