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流民政策52(1 / 2)

东汉初平三年。

正月,董卓遣牛辅率军屯陕,牛辅遣校尉北地李傕、张掖郭汜、武威张济,将步骑数万,破朱俊于中牟,劫掠陈留、颍川诸县,杀虏无遗。

正当士颂在荆南施行新法,改革户籍的时候。

豫州北面各郡,正被西凉军屠杀劫掠。

消息传到武陵学院,以刘熙为首的名儒们,纷纷在武陵传语上面发表文章,谴责西凉军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

而士颂的注意力,则在另外一个点上,那就是豫州境内的流民。

颍川、陈留二郡被屠杀劫掠后,百姓南逃。

进而导致豫州南面各郡,也都人心不稳。

这里的百姓都担心西凉军顺势南下,不少人也都跟着流民南逃。

而他们的目的地,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士颂治下的荆南四郡。

传说那里,歌舞升平,富裕繁荣。

荆南将军府。

士颂召集刘巴、马玄、桓阶、廖立、潘濬五人。

问道:“如今中原战乱四起,百姓南下,我打算招募流民,扩充实力,几位意下如何?”

廖立摸着自己胡子,不等士颂说完,立刻抢着分析起来:“天下都知道,主公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加上主公有意的宣传,这些流民当然会愿意南下。”

“但有几个题题。首先,他们从豫州南下,沿路会经过袁术,还有刘表的地盘,等他们到了长江边上,还得找到船渡过大江,若是这些问题不解决,我看能到荆南来的流民,只怕不到两成。”

廖立的个性,就是这样。

仗着自己有些才华,喜欢显摆,分析问题的时候,眉飞色舞,一副欠揍的表情。

但士颂手下,除了刘巴、马玄外,桓阶、向朗只怕还得历练几年。

其余诸人之中,还真没人比得过廖立的见识,士颂也只能忍受这位心气极高的廖立廖公渊。

见众人肯定了自己的分析,廖立得意地捏着自己的八字胡,继续说道:“其二嘛,便是我们荆南境内,如何安置这些人。荆南境内不缺粮食,不缺分配的土地,缺的就是人力,用来修路架桥,这些流民最好不过。但若是他们一窝蜂的涌进来,我们怎么安排他们,还真是个大问题。”

“最后嘛,这些流民里面,有没有其他诸侯的间谍,有没有怀有异心的人,也都得仔细筛查,不可让他们扰乱荆南治安。”廖立一口气说了三个问题,但是却连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没有说出来。

这但,士颂很不爽他。

但士颂此时,也堆起假笑补充道:“第四,这些流民是否带有传染疾病,会不会带来疫病,也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士颂的补充,让刘巴等人纷纷点头称是。

士颂扫视一圈,接着问道:“以上四点,不知道诸公有何策以教我?”

“收留流民的麻烦确实不小,但若是我们能多多的收容流民,其好处只怕绝不止四点吧。”马玄会心一笑。

“人口乃是基业的根本,有人口就有兵源,就有后勤保障。人口,乃是一切的基础,治下人口,当然是越多越好。”士颂当然同意马玄的看法。

他继续问道:“而且中原战乱不休,日后,还会有其他地方的流民南下。只要我们拟定好了章程,以后便可以照章办事。”

马玄咳嗽两声,说道:“流民进入荆南之后,很好安排,只要我们沿长江建立流民营地,但凡进入营地的流民,我们都免费供给食物和住宿。”

“刚好,现在张机就在长沙,不久前还给我看过病。他的弟子不少,我们可以找他帮忙,派出弟子,在各流民营中负责流民的健康检查,只要确认了这些人的健康后,我们就可以给这些流民分配工作了。”

“以工代赈,这是公子最常用的办法。”桓阶接过马玄的话,继续分析。

“在下负责荆南各郡驰道的建设,最缺人手,前段时间,顾大人还调走了一批熟练工匠兴修水渠。现在人手更是紧张,就按我们给百姓的工钱,只要流民肯干,要养活一家人,肯定没有问题。”

“至于家中的女眷,则可以先住在流民营地中,做些手工,官府统一收购,把这些东西运到荆南各地售卖,时间一长,这些流民营都可以变成新的城镇。”

“不行,不行。若是成了新的城镇,后面来的流民怎么办?”廖立连连摆手。 潘濬建议道:“除了在江边设立流民营地外,我们也可以在地广人稀处,或者选些人烟稀少的位置,建立流民营。甚至,只用划出这些土地即可。待江边流民营中的流民到达三五千人时,便将他们移到这些新划出的土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