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武陵学院47(1 / 2)

士颂带着向朗,冯习回到武陵。

第一时间见了刘巴,马玄。给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江北之行。

“马良这臭小子,竟让主公如此冒险,我定饶不了他。”马玄稍一激动便咳嗽起来。

刘巴微微一笑,分析道:“叔常不必如此激动,这次主公在江北,为刘表立下大功。荆州士人都看得明白,主公的智略远胜刘表。”

“庞家,习家让向朗,冯习南归,就是证明。如今只要我们发展好四郡,不出三年,主公便可有雄兵数万。到时候,过江取荆北,易如反掌。”

士颂点头称是,但心里却另有打算,发兵荆北,他可不想等上三年。

他又向两人问了许多,了解这半年内,荆南各郡的发展情况。

刘巴马玄相视一笑,回禀士颂,如今不过初夏六月,但荆南四郡收到的商业税收,即便是士颂再三减免,也比他们预计中的要高出许多。

总计三千多万钱的税收账目出来的时候,两人还不敢相信,核对再三后,才认可了士颂重商的政策。

不但如此,士颂推出的文武散官制,吸引了大批的富户。

尤其是商贾之家,捐出大批米粮,买了空头散官之名。

他们这些人,家里的规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走在路上,那也是高人一等的官员。

配合士颂重商的政策,扬州,交州,荆北,益州等地的不少富足商户,都选择举家迁居来了荆南。

这些人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改变自己的商人身份。

他们买了士颂的官,即便别的地方不认,但在荆南,士颂认可就行。

整个荆南的人口,也随着这些富户的迁入而提高。

见两人说得开心,士颂也对自己的新政很满意,问道:“一条鞭法如何了?”

这事情是由刘巴主要负责,他笑道:“这个情况也很好,人丁的增长,多半还是靠的这个。”

“我荆南没有劳役之苦,每月只用缴纳定额官税,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山民下山。甚至还有其他州郡的百姓,偷偷潜来荆南,就是为了躲避劳役。”刘巴笑嘻嘻对士颂的政策表示了肯定。

马玄说道:“而且我们用收来的税钱,花费重金,雇百姓修路。即便是交不起税的人,只要是卖力干活,修一个月的路,也能挣到自己半年的税钱。钱款流通起来后,百姓也有了活路。”

士颂笑着摆手道:“你们不用夸我。以工代赈,古人常在灾荒年间使用,我不过是稍加修改而已。”

见两人还是笑容满面,士颂知道他们还有喜讯。便催道:“还有什么好消息,就一并说出来吗。”

“公子天纵奇才,造福亿万士人学子,此功绩,当名垂千古。”刘巴说完,对士颂深鞠一躬。

士颂连忙起身,将刘巴扶起,接着拦住也要给自己鞠躬的马玄。

马玄说道:“公子,您要我们研究的活字印刷术,成了!”

“成了?”士颂立刻明白,为何这两人要给自己鞠躬了。

汉朝传播书籍,多靠人手抄,自己点拨他们使用印刷术,然后是活字印刷,这技术本身不难,难得是你得有这个主意。

如今活字印刷的技术成型,印刷出来的书籍,当然能造福天下所有士子。

但士颂还有自己的小心思,他说道:“这技术,我准备和造纸术一样,暂不公开。只留在我们自己手上。”

刘巴马玄两人,似乎愣住了片刻。

刘巴更是微微发出叹息,但两人几乎都在瞬间,就恢复了正常神色。

马玄问道:“公子是想借印刷术,为荆南造势,收取天下士人之心呼?”

士颂笑道:“不是借用印刷术的名声,而是借用印刷术的力量。”

“如今天下动乱,想要读书治学之人,根本找不到好的去处。我准备在这武陵郡内,划出半个县,兴修一座大型学院,就叫武陵学院。”

“划出半个县!”两人大吃一惊,他们的脑海中,还没有大学城的概念。

而士颂开口就划出来半个县,更是让两人吃惊。

士颂笑着给两人解释道:“武陵学院,不仅仅是仿造太学,这里会修建讲师和学生的宿舍。”

“宿舍周围,还会建立商业街,还有印刷厂也建立在这里面。另外,还会在武陵学院里面修建藏书馆,但凡武陵学院师生,都能在藏书馆内借阅书籍。”

“就好像是座专门读书治学的城镇,这么算下来,半个县或许还不够呢,不过前期,就用半个县吧。”

刘巴看着士颂,微微发呆,自己面前这人的想法,自己真心跟不上。

若是没有印刷术,这么个学院城肯定修建不起来,但有了印刷术,光是这学院内的书籍,就足够吸引天下士人。

“若是如此,天下士人,尽入公子手中矣。”马玄也赞叹起来。

但士颂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继续说道:“这些人来武陵学院读书治学,成才之后,我当然不会放他们离开,当然要收为我所用。”

“以后荆南之官吏,除了举荐孝廉者外,所需吏员,开科取士;为吏者,每年都要考核,若是考核不过者,降级。多次考核不过者,则除去官吏身份。为吏三年后,可以考官,同样的,为官者,亦需每年考核,考核不过者,降级,直到降为吏员。”

见两人还有不解之处。士颂干脆便把张居正改革的另外一部分,也拿了出来。 一条鞭法是对民用,考成法则是对政府的官员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