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转战长沙34(1 / 2)

曹寅,东汉末年武陵太守。

他当时,和荆州刺史王睿之间有嫌隙。在诸侯讨董之际,假传缴文给长沙太守孙坚,间接使得孙坚逼死王睿。

历史上,刘表入主荆州,在蒯家与蔡家两大家族的支持下,迅速平定荆北匪患,并传缴荆南诸郡。曹寅在收到刘表传书后,选择弃官而去,不知所踪。

在士颂知道的那条时间线上,曹寅的结局,我们不得而知。

但此刻,让曹寅头疼的事,可不是北面刘表的消息。

此时此刻,刘表应该还在路上,没有借着单骑入宜城的策略,平定江北宗族。

武陵太守曹寅很这两天头大,是因为他收到了两封书信,都要他出兵“相助”。

头一封,是长沙太守苏代和零陵太守张羡联名写给他的,要他率领武陵军前去支援长沙。

另外一封信,是桂阳太守士颂写给他的,让他率军前去配合,一起讨伐苏代张羡。

麾下武陵从事巩志劝道:“荆南四郡,自孙长沙北上讨董后,多以张羡为尊。如今张羡连失二郡,委身投靠苏代。在下看来,他必然不是士颂对手,更何况,长沙郡内精锐,尽被孙坚带走,长沙苏代,也决计也不是士颂的对手。我看,我们还是出兵响应士颂吧。”

曹寅苦着脸说道:“你说的这些,我怎会不知。我是担心那士颂攻略长沙郡后,荆南四郡,三郡皆入他手,他岂能容的下我武陵郡。”

巩志说道:“至少,不给他起兵来武陵的借口啊,朝廷已命刘表为荆州牧,想必刘表也不会让士颂坐拥荆南吧。”

曹寅摇头道:“王睿是怎么死的,刘表定然会打听。唉,这武陵太守,我只怕是当不下去了。”

巩志接着说道:“若是如此,主公更应该响应士颂,待其攻取长沙后,把武陵郡献给他。借此功劳,免去士颂的加害,成就士颂的荆南基业。北面的刘表,便只会头疼如何对付士颂,便不会在意主公先前的举动了。”

曹寅想了想,觉得巩志说的不错,又担心士颂毕竟年轻,攻不下长沙。

思来想去,最后让巩志带上五千武陵军,东去长沙,却没有表明自己支持哪一方。

他的原话是,让巩志见机行事。

得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士颂已经绕过衡山,兵进长沙郡治所临湘城的路上。

“这个曹寅,到现在还没有看清楚局势吗?还想两头讨好?”顾微已经听说了讨董军队的最新消息,现在,也正式投效了士颂。

北面传来消息,联合军在洛阳逡巡不进,而唯一追击董卓的曹操,又被徐荣杀的大败。

谁都看出来,所谓的关东群雄,根本不可能打败董卓。

于是他主动找士颂认输,和马玄一样,成为士颂的谋臣。

士颂笑着看向马玄,马玄会意,说道:“子叹兄,曹寅能做出这样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消息了。他不表明立场,也就是说他也不会支持苏代张羡他们。长沙郡精锐都被孙坚带走,留在长沙郡的又能是什么兵将,长沙郡挡不住我们的。”

“我已经让卫闻带一队人马去迎上武陵军了,对他们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们在益阳一线等待战斗结果就可以了。”士颂对手下谋士们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顾徽不再扯武陵军的消息,换了话题:“不知道公子有何妙计破城?”

士颂笑道:“你们二位可是我的谋士,子叹怎么反而问我呢?”

马玄怕顾徽尴尬,立刻解场说道:“哈哈,主公见谅,子叹刚刚投入主公手下不久,还没有习惯建言献策,依在下看来,长沙郡还是早些平定的好。长沙守军多是新丁,皆是重柔之兵。”

“夫重柔之兵,噪而恐之,振而捅之,出则击之,不出则回之。”这是《孙膑兵法》对于优柔寡断之军的定义。

士颂点头说道:“正是,孙坚一走,长沙郡内多半已无可战之兵。正好一鼓作气,拿下长沙。”

直到最后,士颂都没有说明他到底准备如何一战而下。

只是下令全军,多点火把,连夜赶路,于当天午夜到达临湘城下。

全军两万多人一起鼓噪,声势不小,弄的临湘城内文武百姓恐慌不止。

他们担心士颂连夜攻城,纷纷穿戴整齐,站上城楼,眺望远处黑夜中的士颂军。

但士颂趁着鼓噪的时间,让后队完成了营寨的搭建,接着全军灭了火把,入营休息。

直到远处天空泛白,苏代才明白过来,士颂是连夜赶路,根本无力攻城。昨夜鼓噪,不过是为了防止他们偷袭,想到这里,长沙军中不少武将都很惋惜。

其中,苏代麾下的管军校尉,勇将杨龄请战道:“大人,贼军连夜赶路而来,昨天又鼓噪半夜,必然疲惫。不如让我率领近卫军杀出。奇袭贼军,以壮我军士气。”

“不可,我军名义上虽有三万余人,但大多都是新兵,只有杨将军手下三千将士,乃是精锐之师,绝不可轻动。”

“贼军远来,粮草不济。只要我们死守临湘,贼急切间是攻不下城池的。待朝廷派来援兵,或是请来令士颂罢兵的圣旨,士颂只能退军。”说话的,乃是长沙主簿桓阶。

杨龄呵斥道:“无用儒生,也会用兵?现在正是黎明时分,是贼军将士深睡的的最佳时机。此时奇袭,焚烧敌军后营粮草,继而悬师而还。那时候,再守上数日,待敌军粮尽退兵之时,大举追击,便可获全胜。”

桓阶被这莽夫呵斥,心中不满。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劝说道:“主公,零陵太守张羡给我们的情报显示,士颂手下,有一支铁甲营,战力极其凶悍。其余清远军各部,战力也都不俗,我军还是坚守的好。”

这回,就连苏代也摇头了,说道:“张零陵是中了士颂的奸计,被士颂偷袭。现在正好反过来,是我们偷袭士颂。就算是他将士悍勇,赶了几天的路,折腾了一夜,也是得好好休息的,我军这个时候偷袭,正是机会。”

于是,不听桓阶的劝说,让杨龄带着长沙最后一支精锐部队,从东门出击。

别说,听到长沙军偷袭的警报时,士颂还真是在中军大帐内睡觉。

“呜!呜呜呜!”

士颂虽然在睡觉,但是清远军怎么可能没有哨兵执勤。

而且安士颂的规定,都是两个明哨一个暗哨。

杨龄带着他的长沙精锐掩杀过来,根本没有拔出士颂的哨兵,远远地就被士颂哨兵发现,发出了警报。

但勇将杨龄可不在意这些警报声,带着人马,一头扎入了士颂军后营。 守在这里的,乃是区巅的占字营,这支多民族部队在听到警报后,立刻做出了战斗的反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