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交州士家2(1 / 2)

交州士家,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王莽篡汉的动乱,移居交州。历经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之时,士氏终成当地豪族。士赐在汉桓帝时任日南郡太守,士家步入宦海。

士家宗族之中,最为出名的当然是士颂的便宜父亲士夑,但现在,士家名义上的家主还是士夑之父士赐,只是其人已经开始养老,不再过问世事了。

“请问,现在是什么年月?”马车中的士颂终于开口说话了。他虽然对自己的处境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具体在什么时间段,他还是想要知道的。

“这孩子,不会是傻了吧,和你娘亲说话还请问请问的。”士颂的“母亲”伸手摸着他的额头。

“我,我没有傻,不过是有些事情记不得了。”士颂也很自然的,撒起了谎。

“红儿,你退下,小公子的伤不许和任何人说起。外人问起来,就说小公子需要休息。”母亲立刻让身边的侍女离开。

面前这三十多岁的女子,乃是士夑的小妾,姓欧,被称为欧夫人。

这女人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时,就嫁给了士夑。一年后便生下了士颂,现在虽然三十出头,但看起来却不显老,眉眼间甚至有着一股英气。

若是后世,眼前这女子就是那种典型的、很飒的“小姐姐”,甚至比穿越前的士颂大不了两三岁。

所以在士颂看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只怕是靠了美艳的外貌,迷惑住士燮,才得到了小妾的身份。

“如今是大汉中平四年,你父乃大汉的交趾太守。此外你有四位兄长,其中只有你三哥士徽,乃是正室杨氏所出,其他几人与你一样,都是如为娘这般的妾室所生。”欧夫人算是给士颂介绍清楚了士家的情况。

士颂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心里却在揣测眼前这女人母亲的心思。这是他的习惯,和人相处都喜欢异位思考。

从他的角度来分析,这女人的想法应该很简单。自己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在家里有了些地位,可不能让儿子坏了脑袋,那样她必然会失去在家里的地位。

在这个母凭子贵的年代,儿子便是她未来的一切。

“原来如此,难怪叫做日后会有士徽之乱。士徽不过是士夑第三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但是造反的时候,除了大哥好像作为人质在孙权那边之外,家里的兄弟们都是以士徽马首是瞻的,只怕便是因为这个嫡庶关系。”士颂心里想明白了这点,也算是弄清了自己不曾明白的历史细节。

只是此刻他头疼的却不是这个,中平四年,这是哪一年啊?即便是文科生,他还是没有在汉末风云中找到一个准确的时间节点。

“黄巾乱起否?”士颂试探着问道。

“你个半大小子还在意黄巾贼乱?那是中平元年时的事情了,都过去几年了。不过听说还有不少小股流窜盗匪,倒是听说北面的长沙郡,前不久发生过区星叛乱,让长沙太守孙坚所破,你父亲说过这事。”欧氏慢条斯理地说着自己知道事情,眼中的精光一闪而过。

孙坚平定区星之战,士颂倒是知道。他也算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时间坐标。心里的石头也算落地,觉得一切都还来的及。

乱世将临啊,士颂叹息一口气。

自己若是想要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活下来,不被自家的嫡兄牵连而死,最简单的做法便是离开士家。然后北上投奔曹操,在暗中投靠司马家,最后自己把家安在南方,避开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士颂心里一惊。

“我知道了。”士颂感觉自己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不禁喊出声来。

“你知道什么了?”欧氏看到自己才只有十岁的儿子一惊一乍,脸色又难看起来。

“没什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是孩儿失礼了。”士颂连忙行礼赔罪,心思却活泛起来。

若能提前结束三国内乱,怎会给五胡南下的机会。这是自己读这段历史时的感受,久而久之,竟成了自己的心结。

而且现在仔细想来,酒吧里面打架之前,龙广利他们心里有火,那些都是我平日里的说教给埋下的火。

五胡乱华,可不是简单的胡汉之争,虽说汉族最为惨烈的黑暗年代便是这这五胡乱华。但在北方,包括五胡在内的各少数民族,一样也在乱世中遭遇到了惨痛的打击。

是的,汉族是几近灭族,而人口少一些的民族,是真的就被灭族了。而在五胡乱华的悲剧之前,便是魏蜀吴三国近百年的争霸。

难道,上天有意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亲自来改变这段历史的吗?

但是也太靠前了吧,让我穿越到西晋一统天下的时候就行啊,难道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

难道是我内心里,总觉得到了西晋统一时,再去防备五胡乱华已经来不及了吗?也对,西晋不过统一了短暂的十一年,便就陷入内乱,尤其是坑人的司马家,绝对不可靠。

穿越到那个时间点,只怕真的就来不及了!

但也不至于要提前到东汉末年啊,士颂内心颇为无语。

“若不是这乱世,汝不过一个织席贩履之辈,我,至多一个门下校尉。”这句话又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太平盛世,他在为了一“门下校尉”而巴结那群富二代,如今,正是乱世将来的时节,他还会是那样的庸俗小吏吗?

士颂的眼神变得锐利,是了,这才是自己冥冥中更愿意选择汉末,而不是西晋初年再去避免五胡乱华了。

与其说五胡乱华是自己的心结,自己想要成就一番功业的雄心,才是自己心中从未落下的悬石。

若是能在一展雄才的同时,顺便能打开心结,为华夏各族抵御五胡外族,避免那场浩劫,那便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想通此结,他便在心里暗暗盘算起来。

首先,绝不能成为三兄士徽的臣属,自己必须独立于士家之外。就好像袁绍袁术兄弟一样,各自建立基业。

其二,乱世争雄,自己这个太平时代的“门下校尉”之徒,怎么就不能争上一争呢?

那曹操将要面对的局面只怕比自己还要复杂的多,他能争,我怎么就不能争!何况我还懂得许多后世的知识,怎么算都是自己的赢面更大。

只要自己在士家子弟中脱颖而出,获得外放郡守的机会。那时候,虎放深山,龙入大海,自成一家。以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自己绝对有机会! “你这小子,怎么突然呆在这里,想什么呢?”欧氏推了推走神的士颂,继续给他介绍士家的情况,让他熟悉数遍,以免在其他人面前露出马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