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 1)

暑假即将变成历史,假期前老师布置很多作业,写作业应该劳逸结合,班级三好学生会提前写完,还有时间预习新课程,我和他们相反,我很少按时完成作业,开学头一晚加夜班写作业,有时候要通宵,写作业也分主谓宾,按照班主任在前,严格老师在前的循序写作业,如果时间不够,其它科目的作业都给省略了,这就是学渣和学霸的区别。我已经习惯了罚站,所以也能幻想出,第一天上课的场景,我觉着,当年老师也很笨、也很懒,老师不懂得创新、也不会创新,复制最简单的方法,体罚学生也很简单。

我们那个年代,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位奇葩,宁可站着上课,也不写作业,一直站到老师不了了之为止,我很佩服这种同学,不知道是什么支撑起他们的耐力,也不知道谁给他们出的好主意。开学一周以后,学校要开一次家长会,孩子学习优秀,家长愿意开家长会,孩子为家长争光,成绩差的家长,都远离这种场合,因为家长知道,邻居会嘲笑自己。

我所在的学校初二有一个分界线,有一部分学生可以上技校,学习一技之长,老师单独找差等生谈话,建议他们上技校,老师嘴里的建议和强制性差不多,如果没有接受老师的好意,迎接他们的只有小鞋子。这次谈话我也包括在内,刚开始也认为这是老师的好意,课本上是这样写得,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出人头地的方法有很多,每一条路都能通往成功,没有必要千人走独木桥,我也知道,我这种差等生,根本不会考试,为何要让自己走一条自己最不擅长的路呢,选择一条宽敞,更容易胜任的路有何不好,听完老师的话,我有点心动,回家路上一直徘徊。

上一代人吃的盐比我吃的米还要多,父母知道这是学校的圈套,叮嘱我第二天不能答应老师的要求,学校之所以这样做,最主要原因就是,一年以后差等生影响学校升学率,今天学校把差等生赶走,本校升学率也随之上升,班主任拿的奖金也能增多。听完父母的解释,我居然有选择的权利,那没有必要接受老师的建议,第二天早上,我主动找班主任,并且拒绝了老师的好意,老师微微一笑说道,有没有考虑清楚,我会给你充足的时间考虑,当时脸都红了,最后老师同意了我的选择,让我回教室上课。

当时老师的笑脸我记忆很深刻,这种笑隐藏着很多问题,甚至,终身无法遗忘。理性的家长占多数,还有一部分家长不理性,他们同意孩子上技校,他们这次也是第一次变成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和这些同学很难相见了,没有来得及好好的告别,就从此各奔东西。小时候不懂得分别,他们收拾好书包,收拾好桌子,收拾好课本,家长帮忙搬回家,他们就结束了初中学业。这些同学离开的时候,学校租了一辆大巴车,把他们安全送到技校,学校表面工作做的不错,意想不到的是,这一部分费用由技校报销了,技校也把这一部分费用转移到学生身上了(学费),最后还是家长买单。学校、老师、技校没有承担费用的魄力,他们把金钱转移的能力发挥到极点。

后来听人讲,技校是收留不愿意打工,学生混日子的地方,家长花钱找地方养孩子的地方,技校不是学习技术的地方,很多孩子从上技校开始,身上会染上很多坏毛病,当坏毛病养成以后,后期很难改正,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等他踏入社会的时候,社会大学会好好教他做人,并且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