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功名富贵之路27(1 / 2)

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这句论语的正确翻译应该是: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吗?

李想有些懵了,但他不好直接指明错误,因为他想到了既然这个时代被压缩了,那么以前的那些经学大师想必也没有传承下去,也就是说文化上出分裂。

况且即使李想觉得自己后世的翻译是对的,可在这个时代没有强有力的论证之前是没人会相信他所说的。

‘唉~’

“怎么?你可有更好的见解”

洪秀全见李想的表情有些难堪,便虚心的问道。

“老师,我有一猜测不知对不对”

李想心中决定了一番,便开口说道:

“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我觉得此句的本意应当是如此,老师以为如何?”

李想说完之后,洪秀全并没有立马回答,而是震惊地看着李想

“此番注解,倒也不差”

“看来你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农家之子,相反你这见解也是独特犀利”

“只是,儒学之道,在于符仁。重在于用,而非求实”

“先圣说过的话早已过去了多少年了,要想知道真正无差的意思也必是不可能的了”

“我妄为人师,不能确切知道其最真实的意思,而只能依着先圣所留下的只言片语附入最为贴近先圣理念的意思”

“所以我才说过,在这些高深的学问前,我只能同你们探讨求论,而没有必然正确的答案告知于你们”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李想心中释然了,他不能怪洪秀全,相反人家已经很尽心尽力了,要知道这个时候恐怕连史记都还没有,哪怕有也不知道变成什么面目全非的样子了。

毕竟从始皇帝改郡县为分封后,历史都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了。

‘也罢,差不多就得了,文科么,又不是造航母’

想到此处李想便心安理得地混了起来,期间洪秀全也很耐心地同李想讲了学而篇的翻译,虽然还是有一些的注解同李想后世所学的有些相差,但多还是一致的。

洪秀全在帮李想讲解完后便去到黄巢那边同他共同探讨了一些问题,说说了自己见解。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早上的学业便完成了。

见二人都合上了书本,闲谈起来,李想便走上去了

“老师,我想问问,当今科举主要是考什么?”

李想的话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按理来说,你才刚刚入学,不便告知于你,免得你心性不稳”

“但你也有些根基,不是一般启蒙孩童了,早与你说,你还有些目标”

洪秀全说道着便伸手捻了捻他那不长的胡须,沉吟道:

“当今天下,共分五国”

“我们所要应举攀科的试,五国皆有”

“可是各个国家的科考不同,略有差别,但无论你是哪国人只要不身份清明,家室干净都能任考其一”

“有何差别”李想急忙问道。

“其中差别,以汉来说,汉重察举,其中主要是察举为主考试为辅”

“而除了贤良文学外,还有孝廉丶秀才丶明经丶明法科目”

“察举以推荐为主,而察举而来的人,没有落选忧虑,考试只是为了排分任职高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