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个问题确实得好好琢磨琢磨...3(1 / 2)

二十里铺,村东头。

“谢谢村长大人!”

“村长大人的恩典,俺家祖祖辈辈都不敢忘!”

“你这娃子能受村长大人信任,定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小六子将十斤精面放在村东头孙瘸子家,咧嘴嘿嘿一笑。

“孙叔,别送了,你腿脚本来就不好!”

“让小丫送俺就成!”

他背起竹筐,和孙瘸子的闺女小丫肩并肩朝外走。

一直快到村长大人的公廨,小六子才依依不舍的跟小丫道别。

“村长大人说了,五天后还有十斤精面,俺算着日子,以后头一个给你家送!”

小丫和小六子一样的岁数,都是刚生下来就跟着父母逃难进山,没过上几天温饱日子。

头发黄黄的,十分瘦弱,皮肤也有些黑。

可在小六子眼里,小丫就是天仙一般的人物!

晚上睡觉梦见,都能乐上半宿。

“那说好了,下回来就留下吃饭,俺爹说以后只要是你去了,烙饼管够,俺亲自烙的!”

小丫嘻嘻一笑,一甩辫子,留给小六子一个纤细的背影。

关中的闺女性子泼辣,说话办事从不拖泥带水,这是自古以来的传承。

小六子依依不舍的张望了半天,等看不见小丫的身影之后,这才揉了揉鼻子,一脑袋钻进陆宁的公廨。

“村长大人,俺回来了,八十二户全都送完了...”

摘下竹筐,小六子这才瞧见,村长大人正躺在竹塌上,打着轻微的鼾声。

他急忙闭嘴,蹑手蹑脚的取来被子,给村长大人盖上。

腊月南风正月雪,尤其是雪化的时候,夹上寒风,冻得人骨头缝里都冒凉气。

可不敢把村长大人冻着!

此刻,陆宁在小六子眼中,俨然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若是没有村长大人,全村人肯定挨不过这个冬天。

他觉得,村长大人将送粮食的差事交给他,就是天大的福分。

别的不说,光是看到乡亲们拿到粮食那一刻激动的表情,就足够了。

一出手能救下两百多口子人的性命,不是神仙还能是什么?!

“叮!声望值+1!”

陆宁睡得正香,脑海之中的系统提示音并未把他吵醒。

不知过了多久,陆宁悠悠醒来。

掀开窗帘看了一眼外头的太阳,发现已经下午了。

他素来有睡午觉的习惯,中午不睡,下午就烦躁得厉害,而且天一黑就开始犯困。

起身披上裘袄,这才看见小六子靠在竹塌旁呼呼大睡,鼻涕泡都冒出来了。

“这熊孩崽子,不怕冻坏了!”

陆宁一手把瘦得跟猴一样的小六子提溜起来,拿被子把他裹得严严实实。

小六子迷迷瞪瞪的醒来,抹了一把脸,梦呓般的说道:“村长大人...”

“阿嚏!”

刚说完,猛地打了个喷嚏,瞬间清醒了。

陆宁吓了一跳,忙伸手试了试小六子的体温,发现并没有发烧,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年头,没有退烧药也没有消炎药,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别说是风寒了,脚气都能要人命!

万一小六子得了风寒,那可就麻烦大了!

见小六子没事,陆宁对着他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小六子委委屈屈的低着头,也不说话,眼泪就在眼眶上打转。

陆宁也有些无奈,半天的工夫,跑了八十多户,想必小六子也累坏了。

没办法,陆宁不可能让全村的老老少少全都来公廨领粮食,若是让人看见,他凭空变出八百多斤粮食,非把人吓死不可。

只能让头脑灵光,又老实可靠的小六子,挨家挨户的送。

这小子岁数虽然不大,但嘴严得很,而且相当可靠。

若不是他过来通风报信,说二虎子要跑回山里,村里可就乱套了!

陆宁也抽了抽鼻子,觉得有些寒冷,紧了紧身上的裘袄。

山里的冬天,远比城里难熬得多,尤其是到了晚上,山沟里的风吹过来,能把石头冻裂。

虽说有茅屋,也有用碎稻草填充的被子,可以勉强过冬,但陆宁从来都不是个甘心凑合的人。

他一巴掌拍在小六子后脑上,“别像个娘们似的,去把村里能干活的人都叫过来!”

山里长大的孩子都皮实得很,一巴掌抽过去,远比跟他说教半天管用得多。

小六子撒丫子往外跑,没过多久就把村里的劳力都召集到公廨门前。

乡亲们满眼火热的看着陆宁!

十斤精面,给了他们充足的勇气,来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反正村长大人让俺干啥,俺就踏踏实实的甩开膀子干!

全村两百多口人,来了将近一百九十号。

除了刘老伯那种上了岁数的没来,其他的人里,就连腿脚不利索的孙瘸子也到场了。

二虎子得了教训,陆宁还不计前嫌的没有克扣他家口粮,此刻无比的积极。

早就下定决心,这辈子死活就听村长一个人的话!

“村长大人,是不是要去跟那狗娘样的周监事干仗?!”

“俺冲在头一个,叫他欺负咱二十里铺的乡里乡亲!”

说着,二虎子凶神恶煞的捏了捏腕子。

陆宁瞪了二虎子一眼,这个高大的汉子顿时蔫了。

“诸位都知道,现在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乡亲们再也不用饿肚子。”

“可日子总得越过越好才是,刚才小六子睡觉就冻得够呛,陆某打算在乡亲们家里都盘起火炕,先解决取暖问题!”

取暖过冬,绝对是仅次于粮食危机的第二大问题!

大唐立国之初,到贞观元年,短短九年间,仅关中一代归附的流民就有二十万之多!

这些人在隋末的时候,为躲避战乱而深入秦岭,归附后几乎全都聚集在长安城的周围,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落。 二十里铺,正是其中之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