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新助力25(1 / 2)

罗孝全面色看着还很正常,洪玄心道:你就装吧,呵呵。

罗孝全身边的戴作士却激动起来,像个孩子那样,本来他应该在一旁保持安静的看着,但是呢,洪玄给出的条件其实是很诱人的,就目前而言如果罗孝全负责外事,他戴作士怎么也不会闲着。

戴是个会说中国话的米国监理会医学传教士,英文全称为CharlesTaylor。如果以现在的方式翻译,应该是查尔斯泰勒。

作为一个机灵的米国人,他对于传教事业并不是那么热情,但是对于探究一切位知之处还是很有好奇心,来到沪海好几年,见过不少的清国人,对于这这梳着像猪尾巴一样辫子奇怪发型的清国人戴作士感情有些复责,一面很多鞑坦贵族颐指气使的样子让人作呕,一方面那些被鞑坦人奴役的清国人显得很善良聪慧,难以想象这些人的祖先经历了什么样的状况导致后代被鞑坦人二百年的奴役。

要知道米国如今还没有取消奴隶制,还要几年才会发生北方资本集团和南方种植业集团之间的南北战争,黑人奴隶广泛的存在着,自从鸦片战争后,在广州和沪海都广泛存在着诱骗清国人跨越大洋来到米国的劳工,米国当地人很难理解这些清国劳工在米国被资本家这么压榨过的比黑奴还差也不会反抗。

实实在在的是,当时满清从入关之后的二百年一直维持着饥饿的盛世,即便一个乡间的小地主,日常的生活过得都不如米国的一个黑奴,这是难以想象的,黑奴每周都还能吃到肉,而乡间的地主一年到头也只会在过年的时候才有些许荤腥,平日里鸡蛋就算是荤腥了。

对于那些失地农民和佃户来说,一年到头你每天吊着命不至于饿死就已经是很好的了,以至于甲申后二百年,这个地区庞大的人口普遍性的发生了历史的奇迹,身体机能退化,身高变矮,明末时候西方传教士的记录里还是高大的皮肤白皙的明国人,到了如今入眼可见的丑陋的矮小的清国奴。

当了解到戴作士是医学传教士时,洪玄心里很兴奋,因为满清的大破坏和污染,让汉医的体系变得越来越混乱,短时间内无法统一全国的话是无法对目前的汉医体系进行梳理的。

这个时代正是西医开始大规模现代化的时代,引入进来建立完备的现代医疗体系看来正是时候,尤其是外科这块,国内战争五年之内应该还无法结束,大量的伤兵只能自生自灭,可是实际上战场上存活下来的老兵才是一支优秀军队最可靠的战力。

不能让受伤的士兵自生自灭,除了照顾之外最好的应该是及时有效的进行救治。

如果在这个刀枪伤害下尽量的让受伤的士兵存活率变的更高的话,那么战力的提升不一点点。

19世纪之前,外科非常落后。疼痛、感染、出血等主要基本问题未得解决,这限制了手术的数量和范围。19世纪中叶,解剖学的发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无菌法的应用,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外科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是麻醉法的发明。19世纪中叶一氧化二氮、乙醚、氯仿相继被用作全身麻醉药,外科手术能够在无痛情况下施行,这是外科学的一大进步,是外科手术学得以发展的前提。1846年,莫顿实施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乙醚麻醉手术,同年罗伯特·李斯顿实施了欧洲第一例此类手术。

英国于1848年设立卫生总务部,规定一些预防疾病的法令。之后不久英国发生霍乱大流行,死亡约6万人。统计资料显示疾病的传染媒介是饮用水,于是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方法,而逐渐遏止了疫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