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争夺466(1 / 2)

越文回到京城后才得到消息,这次他们能顺利回来,的确是因为走了车行提供的路线才幸免于难。</p>

据传回的信息,这次来袭击他们的有好几拨人,且分别隐藏在各个路段。</p>

当时,越文看完车行传回的信息,是既愤怒又有些侥幸,不过能毫发不损的回来已是大幸。</p>

越文从青州回来后,朝堂上的气氛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没有了往日的遮掩,每天都有人上书尽快落实工部、礼部尚书一职。</p>

越文一派则直推孟大人、夏大人为礼部和工部的尚书,但遭到强烈反对,理由是品级不够怎能越位上任。</p>

因此,朝堂上吵成一片,皇上被气得脸色发青,几次直接宣布退朝。</p>

今日是大朝会,朝堂上更是热闹,仍然热议礼部、工部尚书一职由谁担任。</p>

而反对由孟大人、夏大人担任的更是多如过江之鲫,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p>

越文看了一眼皇上与太子殿下,太子早已气得身子微颤,而一向稳得住的皇上此时也是气色难看至极。</p>

越文听到这些难以入耳的人身攻击,也是怒火中烧,向前跨了几步直接开怼。</p>

越文气沉丹田,清朗的声音一下盖过众位大臣的轰鸣声。越文语调快速且清晰的例举出,自从孟大人和夏大人去了礼部、工部后的巨大作为。</p>

而且,着重强调孟大人乃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饱读诗书,精通礼仪之道。</p>

他也曾在礼部任职多年,对朝廷礼仪制度了如指掌,且能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时宜的礼仪和规范。</p>

他在任职期间,多次主持重大典礼,均能做到井然有序,且为朝廷节省了大量经费。</p>

因此,推荐孟大人出任礼部尚书实至名归。</p>

夏大人同样出自书香门第,也曾在工部历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于工程建设,器械制造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p>

他还善于创新,勇于实践,由他主持修建的工程质量都是上乘且工期准确。</p>

此外,夏大人还精通水利、农业等领域的知识,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p>

因此,推荐夏大人出任工部尚书亦是众望所归。</p>

他们也相信,礼部和工部在孟大人、夏大人的带领下,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梁国的繁荣稳定贡献更多的力量。</p>

最重要的是,认为此次推荐夏大人和孟大人出任要职,正是体现了一个清明的朝廷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的用人理念。</p>

并非仅凭品级而定,而是要基于他们出众的能力与卓越的表现。</p>

这才是朝廷选贤任能、重视人才的具体体现,亦是推动梁国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p>

越文身姿挺拔的站在大殿中间,一身正气,侃侃而谈,还顺带嘲讽了那些人身攻击的官员,因他们不懂礼仪而在朝堂上大放厥词,应该回家自省重修礼仪之道。</p>

皇上随即赞同那些官员回家自省,并依照越文所说,梁国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且凡事都有先例,那他就来开这个先例,选贤任能。</p>

当场宣布,任孟大人、夏大人分别为礼部和工部尚书,然后快速退朝。</p>

至此,争夺了一个多月的礼部、工部的尚书之职,越文一方全胜。</p>

孟大人和夏大人任了尚书后,有了充分的话语权,越文在朝堂上就轻松了许多,连带着政事堂的公务也省了很多。</p> “哎呦喂!现在可真舒服,不用像以前那样来了就埋头苦干,喝点茶的时间都没有。”韩潇懒洋洋的歪坐着,手里玩着茶杯。</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