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以权谋私28(1 / 2)

胜捷军说到底,是童贯的亲兵,而亲兵的职责,是要保护统帅的安全。

在有禁军与蕃兵作为主战力量的情况下,除非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否则胜捷军不会轻易的被投入到战场。

诚然,不用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可以留在后方坐享其成,童贯分蛋糕的时候,也绝不会忘了胜捷军的一份。

但那到底只是在喝汤水。

辛永宗想要尽快向上爬,在金人南下之前掌握更大的权力,就不能继续留在胜捷军,他得吃肉。

因此,童贯的打算,可以说是正合辛永宗的心意。

他拱手道:

“无论去到哪一路,都是在为媪相出力,卑职听凭媪相差遣。”

对于辛永宗来说,陕西六路,无论去到哪一路,都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接下来的几年,西军注定都是要留在关东活动的。

童贯微微颔首,他很满意辛永宗的态度。

事实上,童贯早就有了安排,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

当然,辛永宗如果真的有想要去的一路,童贯也能临时调整,不过是一个正将的去留而已,童贯只要派人给兵部传句话,便可促成此事。

媪相、媪相,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前段时间,被人称为公相,与童贯并肩的蔡京已经被官家勒令致仕退休,童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权倾朝野。

史书上称童贯、蔡京并为六贼之二,二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是政治上的盟友,当年童贯能够前往关西监军,还是得益于蔡京的举荐。

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和睦。

矛盾的源头还在于权力的争夺,童贯执掌西军之后,自恃功高,选置将吏,不再通过相府,而是绕过蔡京,奏禀官家,由皇帝直接下旨。

蔡京的相权受到了侵犯,故而怀恨在心,当官家想要以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之时,蔡京便旗帜鲜明的反对道:

‘使相岂应授宦官。’

众所周知,宦官最恨的就是有人拿着他们宦官的身份说事,又何况是刻意给自己留了胡须的童贯。

虽然童贯最终还是如愿以偿被授予了开府仪同三司,此后更是得以领枢密院事、更九镇、加太傅、封泾国公,但他与蔡京这位老友算是形同陌路了,二人面和心不和。

官家之所以要勒令蔡京致仕,可不就是为了伐辽做准备。

一旦童贯领兵在外,而蔡京又继续在朝中担任宰辅,万一将相失和,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如今的童贯,正值人生中最得意的时候,他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辛永宗,毫不掩饰对这位孙婿的喜爱。

“九郎,泾源路第二将如今还缺了一位正将,待第二将东出,你便可走马上任。”

西军上次打仗还是去年,第二将原本的正将真要是殉国,或者因功被提拔,早就有人补上了这一空缺,怎么可能将要伐辽的时候,还有一将的军士没有主官,这分明是童贯给辛永宗腾了位子。

当然,童贯如今领枢密院事,执掌枢密院这一最高军事机构,以官家对他的信任,谁合适做泾源路第二将的正将,还不是童贯一个人说了算。

“卑职多谢媪相提携。”

辛永宗感激涕零道。

当然,这是装出来的,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哪能事事都去袒露心扉。

童贯颔首道:

“夜深了,九郎,你先回去吧,明日一早随我入宫,官家要见你。”

辛永宗并不感到惊讶,有童贯为他在御前美言,官家对他提起兴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况且,辛永宗的战功也是实打实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