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各有封赏(2 / 2)

辛永宗将未来的大舅哥扶起,用长辈的口吻说道:

“以后便是自家人了,大郎无需多礼。”

......

与未来岳父、大舅哥的相处,总是短暂的,眨眼之间,五日已过。

宣和二年(1120年),四月二十二,宣读诏令的宦官就已经赶来了新泰县城。

连带宋江在内,曾经于梁山泊聚义的三十六人,除了关胜之外,齐拜官职,宋江更是被授予正八品的敦武郎,为武官第四十二阶,属大使臣。

其余三十四人,也皆在小使臣之列。

新泰县令张守议也从正七品的县令,成了知县,身兼京官,为正六品的奉直大夫,这一战,说到底,真正出力的其实是新泰县的守军。

但明面上的头功,还得是辛永宗的,他也由第五十二阶,从九品的承信郎,摇身一变,成了第三十六阶,从七品的武德郎,位在诸司副使之列。

看似夸张,实则不然,伐辽近在眼前,朝廷需要这样一个表率,又有童贯在背后出力,辛永宗一跃成为从七品的武官,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毕竟他真真切切的是立下了奇功。

“九郎不负众望,为媪相涨了脸面,媪相很高兴。”

接风宴上,传旨的宦官旁若无人的对辛永宗说道。

显而易见,这位出京公干的宦官正是童贯的人。

“这都是仰赖泾国公的栽培。”

辛永宗谦逊地说道。

别看这位宦官在曾孝蕴、张守议等人面前不假颜色,但面对了辛永宗,却是和颜悦色的模样。

“九郎,洒家此来,不仅是为传旨,也是要替媪相捎个口信,西军将要奉召东出,媪相准备对你委以重用,希望九郎能够尽早归京。”

在座之人,如梁镇恶、张守议、张武等辈,无不钦羡。

张武因为杀贼有功,而今也得了官身,为进武校尉,位列第五十三阶,虽然还是属于无品尉勇的范畴,但距离从九品,第五十二阶的承信郎也只有一步之遥。

辛永宗闻言喜上眉梢,他问道:

“敢问天使,不知家兄可曾领兵?”

宦官知道辛永宗问的是他两位兄长,辛兴宗与辛昌宗,他笑着回答道:

“辛家大郎、二郎深受媪相的器重,伐辽怎可少了他们二人,大郎如今与杨惟忠统领熙河路兵马,二郎则与黄迪统领鄜延路兵马。”

宋廷征召熙河、泾原、环庆、鄜延、秦凤、河东等六路兵马,共计二十万蕃汉将士,摆明了要为伐辽而押上国运。(注一)

辛兴宗知积石军,属熙河路,而杨惟忠本名康炯,先祖被俘入辽,康炯成年后逃回宋地,因为担心祸及在辽的族人,故而化名杨惟忠。

从军之后,杨惟忠屡立战功,现任中侍大夫,彰化军节度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知怀德军事,怀德军都总管。

但此番东出,杨惟忠不领泾原路兵马,而是被童贯安排在了熙河军,与辛兴宗搭档。

熙河军可是童贯的嫡系,当年他与王厚开边,就是仰仗的熙河路兵马。

事实上,辛永宗自穿越以来,还没有与二位兄长见过面,因为年龄相差太大,辛兴宗与辛昌宗早早步入仕途,就连原主的记忆里,也都是聚少离多。

但当他听说了二位兄长的消息以后,还是装出一副喜不自胜的模样,说道:

“有劳天使相告,永宗明日就将启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