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召唤丁度34(1 / 2)

可哪里来得及迎接,等赵昺更衣完毕时,丁杜一行人已经到了。

“丁尚书,此行可还顺利?”赵昺见面就开门见山地问道。

“托陛下洪福,我已带回陈朝国书,陈朝皇帝陈昑,已脱离元朝藩属,愿意与我朝结盟,共抗伪元!”

“太好啦,丁尚书劳苦功高!”

随后,丁杜将如何刺杀元朝达鲁花赤、又如何晓以利害,说服陈昑的过程,给赵昺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赵昺听后,不由得对丁杜敬佩有加,这次行动,在整个中国古代外交史上,都能算得上经典案例。

“目前尚有一事,”丁杜说道:“补的此人,对陈朝积怨过深,还请陛下想方设法,促成与陈朝握手言和。”

赵昺点了点头:“先前补的一直催我对陈朝用兵,朕都借故推脱,现有了国书,他母亲也被迎回,却是个契机。”

丁杜道:“官家,此事缓不得,若纵横陈、占不成,待忽必烈进攻陈国,为时晚矣!”

“此事,容朕三思。丁尚书此行有功,赐宅第一座,赏金1万贯,赐名‘丁度’。”

“谢皇上,只是这赐名,该当何解?”丁度问道。

“丁尚书掌管礼部,又精通火器,朕以仁宗朝名臣‘丁度’之名赐你,以示勉励。”

在北宋,仁宗一朝,能人辈出,有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狄青等人。

这一串闪耀的名字中,有一人星光略显暗淡,但对军工科技发展,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他就是丁度,与曾公亮共同组织编纂出中国第一部新型兵书——《武经总要》。

赵昺对丁度说道:“我大宋皇帝,继位后都有改名传统。此番赐名,正是希望你以前人为榜样,努力奋进。”

“臣,谢皇上!”

“既然上次你说,对火器颇为了解,”赵昺说道:“丁尚书且着力改进,以作杀敌之用。”

丁度疑惑道:“杀敌?”

赵昺说道:“正是,昔日火器主要用作祭祀、典礼,如今朕要你苦心钻研,务必改造火器,可以用于战场。”

这句话,显然已经超过了丁度的认知,他大概需要时间缓缓。

稍后,他答道:“臣愿一试!”

“不能尝试,务必实现。”赵昺非常坚决。

他知道,即便事情顺利,按照陈宜中的规划,顺利拿下“蟹腿八地”,在阵地战中,面对元朝铁骑,也只是被屠杀的份。

唯一的破局之道,只有火器。

哪怕不能直接制造枪械杀敌,有些视觉效果,让马惊慌,限制骑兵冲击,都是好的。

“朕限期一年,如若顺利改造火器,朕封你作右丞相!”

“陛下,这……”

“尚书切勿推辞,”赵昺说道:“此项工程,于我大宋意义非凡,事关天下兴亡!”

丁度深吸一口气,行礼谢恩道:“臣领旨!”

又一项KPI被安排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如何安排补的母子见面了。

赵昺思来想去,由于陈朝让补的自幼无法与母亲想见,要放下这种仇恨,极难。

所以他之前就算把很多权力让渡给宋朝的流亡政府,也要借赵昺之手,完成复仇。

这次,务必要让补的当着众人的面表态,无法反悔。

否则,他是绝对不会同意跟陈朝结盟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