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出使陈朝28(1 / 2)

赵昺和陈宜中面面相觑,不知道补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前日庭辩时,经过我反复斡旋,已说服百官,支持占城女子与大宋通婚,当然可喜可贺啊。”

听到这里,赵昺心中疑惑,补的这小子,今天是怎么开窍了,开始支持起通婚来了?

“如此甚好,补的,你可草拟诏书,征召婚龄女子了。”

“来之前,臣已经办理妥当,下月就组织一场相亲盛会,撮合男女见面。”

“干得好!”赵昺赞许道。

“皇上,既然通婚事已成,那陈朝,能否尽快拿下?”

听到这里,赵昺明白补的来意了。

他思考了一下,通婚这件事情,其实已经是板上钉钉,有没有补的同意都已不再重要。

也就是说,这不能成为补的谈判桌上的筹码。

想到这里,赵昺说道:“补的勿急,你且为我发榜征兵,待练兵半年后,再行征伐不迟。”

赵昺这么说,等于是把球又踢给了补的。

补充兵源这件事情如果你都办不到,那可就不是我大宋不想帮你了。而是给你占城机会,你不中用啊!

“这个不难,我即日便发榜征兵,想来几万人,不在话下。”

“这几万人,开销用度、薪俸赏银,又当如何办理呢?”

“教父勿忧,所需薪俸,也一应由我占城财政支撑!”

“如此则甚好,有王子这般支持,何愁大事不成?”赵昺笑了起来。

补的目的达到,满意而归。

陈宜中见补的走远,连忙问赵昺:“陛下,我军果真要为这占城拼命不成?”

“当然不是,”赵昺笑道:“所以我才让补的发榜征兵,上了战场,一定要以占城人为主力炮灰才行。”

“是啊,我大宋也就这八万人的本钱了,为他们之间的矛盾,葬送我军士兵性命,实属不值。”

赵昺接着分析道:“陈朝,与我大宋素来无仇,且位于占城与伪元之间,我若取之,则又当直面伪元铁骑了!”

熟读《宋史》的赵昺当然知道,北宋亡国,始于拿下燕云十六州,南宋困境,始于联蒙灭掉金国。

这两次操作,客观上都让自己失去了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只能直面强敌。

而现在,同样的选择题送上门来了。

怎么看,去跟陈朝正面硬刚,都不是明智之举。

“陈丞相,”赵昺说道:“现在不管怎样,都需要跟陈朝有所联系了。”

“臣以为完全正确,陛下,我愿出使陈朝。若能让陈帝放回补的母后最好,如若不成,也请为我军前哨,探明陈朝虚实。”

赵昺想了想,拒绝了他:“陈朝立场不明,我军正是用人之际,丞相职责重大,若被陈朝扣留,将得不偿失。”

“官家,若要与陈朝取得进展,须得派一方大员才行。”

“丞相不必亲自前往,可代我修书一封,差人交给陈朝皇帝。”

“这样也好,可循序渐进,再图交好。”

于是赵昺让陈宜中代笔,写下一封国书。

由于陈朝对外用国名“安南”,国书中,赵昺仍用“安南”国名。

“大宋皇帝赵昺致安南皇陈昑书:

朕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宋与安南,虽隔山海,然情谊源远流长,历代交好,互为唇齿。

昔陈太宗受封安南王,两国以君臣相待,情深似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