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大获成功680(1 / 2)

不得不说,王绩卖力的表演,的确让许多大臣感到气愤。

但是普遍的内心都不认为祝老爷做的不对!

这就是时代和观念上的冲突了。

在场的很多大臣都是一家之主,平心而论,祝英台的事情放在自己身上,多数也会选择将祝英台嫁给马文才。

他们气愤的只不过是祝老爷的手法,而不是祝老爷的目的。

但是李丰田不知道,而且他也不想知道。

在他看来,文学也好、艺术也罢,传播的只不过是一种想法,一种理念,一种看问题的角度罢了,认同与否,全在个人。

只有不同的思想之间的碰撞,才会产生进步。

这个世界不能只有或者只能有一种声音。

就如同剧中人一般,折射到现在,你是坚持自己,嫁给爱情?还是向现实妥协?

大臣们心思各异,但是唯独李二,暗中握了握拳头。

接着的下一幕,就是梁山伯访问祝英台的家了,而这时,当二人再次相见,梁山伯才得知祝英台的真实身份。

但是,此时已经晚矣,梁山伯提亲被拒,最终被祝老爷轰出了家门。

再下一幕,忧愤的梁山伯在家中不停的责备自己,一起回忆二人当初在一起的甜蜜,悔恨自己的迟钝,最终,在悲哀的音乐中,忧郁身亡,最后遗愿将自己葬在祝英台家不远的山上。

看到这里的时候,群臣讨论声此起彼伏,有为了梁山伯惋惜的,也有的觉得梁山伯为了一女子不值,大好的前途放弃了,实不为丈夫也。

大臣们聊的激烈,但是唯独李二一声不发,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舞台,一言不发。

最后一幕,也就是话剧的最高潮了。

祝英台得知梁山伯死后,也痛苦不已,最后同意嫁给马文才,只不过有个要求,就是接亲那天,要从梁山伯坟前路过。

接亲那天,接亲的队伍抬着祝英台的花轿来到了梁山伯的坟前。

然后突然狂风大作!

这里李丰田做的非常的用心,也采取了一些科技院那边拿过来的手段,将人的口技描绘狂风大作,并小心的吹着风,让台上的蜡烛随风晃动,非常的有代入感。

然后,用一块带有弹性的铁板震颤的声音模拟打雷的声响,使得大臣们一阵惊呼!

最后,之间一道电闪雷鸣,梁山伯的“坟”突然的咧开,祝英台见状,直接就毫不犹豫的投入了坟中。

雨过天晴,只见缓缓的从坟中飞起一对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同时,台后面响起了用古筝弹起的名曲《梁祝》。

曲子当然是李丰田“作的”。

后世的经典曲子《梁祝》,也许李丰田不能通篇背诵,但是大部分还是可以记下来的。

王绩听后,顿时惊为天人!

在将初曲谱好之后,王绩又和一些乐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优化,所以,大唐版的《梁祝》就问世了。

凄美婉转的音乐,顿时令所有人都心醉!

在场的人都是内行,就因为是内行,才知道此首曲子包含的韵味和思想。

这一刻,无论是何种思想,同意也好,反对也罢,都为了这一对无法在一起的爱人而感到惋惜。

伴着乐曲,两只蝴蝶就这么自由自在的怅然在天地间,他们一起飞过高山,飞过流水,飞过花的海洋,最终一起消失在了天边。

伴着乐曲的结束,大幕也缓缓的落下了。

留给人的,只剩下无限的思考。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