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给子孙铺路443(1 / 2)

几位老将听后,都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沉思。

别看这几个老将平时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形,但是实际上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只不过搞这些内政外交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不懂,也插不上嘴。但是经历过军校的学习之后,眼光和格局也提升上来了。

讲真,别看当时他们一开始比较抵触上学,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反而喜欢上了这种氛围,难怪用同窗之情来形容关系铁呢。

他们也知道,现在四海承平,基本没什么大仗打了,要说唯一有可能打的,就是那东北的高句丽了。

高句丽弹丸之地,唐军所向之地,基本就荡平了——至少他们目前是这么认为的。

自己这一辈子基本就这样了,即便再有些军功又如何?

自己出生入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吗?

是,靠着自己的余荫,是能保着子孙一些富贵,但是两代、三代之后呢?

余荫哪有实打实自己建功立业来的稳固?再加上后世子孙难免会有个败家玩意儿,今上不会针对自己这些老臣,可不代表后世不会针对自己的后世!

自己家里的那几个玩意儿什么模样,自己太清楚不过了!

人想要出人头地,要么自身牛逼,要么跟着混的人牛逼,这个道理他们是懂的。

尤其老黑家的尉迟宝琳,原来啥模样?别人不清楚,他们哥仨之间还不清楚?

咱大哥不说二哥。

但是就是一次阴差阳错的机会,被选进去了仪仗队了,让李丰田这么一调教,不也是人模狗样的?

现在尉迟宝琳可真的是小母牛骑摩托——牛逼轰轰了。

现在已经正式成为国旗护卫队的队长了,李君羡早已退居幕后,负责全国相关的仪仗培训。

顺便说一下,在第一次升旗仪式成功举办后,这种仪仗队式的训练方法,李二很快的就将这种方法推行了下去。

当然,不可能将全国的军队都聚在一起训练,所以,各个地方选拔出最优秀的中下层的军官组成教官队伍,进京之后进行统一训练,李君羡负责的就是这个。

而真正的每逢初一十五、重大的节日或者祭祀活动的仪仗相关,基本全权都交给了尉迟宝琳负责。

也许在武将当中,这种仪式相关的武官不算什么,但是人家曝光度高啊!

现在每个月两次的升旗仪式,已经是京城长安的一道风景线了!

尤其是执旗手的尉迟宝琳,高大威猛帅气,再加上飒飒的感觉,一下子就成了许多待字闺中小姐的如意郎君了。

要不是尉迟老黑还有点别的心思,提前问婚的都踏破他家的门槛了。

尤其是这哥仨喝酒吹逼的时候,老黑动不动就“我家宝琳”、“我家宝琳”,听的另外两个郁闷不已。

秦琼还好,尤其是气性大的程知节,更是受不了。 每次看见家里的那两个东西,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