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苏定方的年度总结(一)352(1 / 2)

贞观六年,大年初一。

远在大唐千里之外的堪察加半岛南部,库页湖附近。

一座简单的木屋内,苏定方正伏在一张简单的案几上面,认真的书写着。

今年是新年的第一天,苏定方也给众人放了一天的假,此时木屋的外面正点着许多篝火,人们围在篝火周围,烧烤着打猎而来的肉,其中最多的就是熊肉和鱼肉,还有一些做成罐头的蔬菜,而最珍贵的,当属每个人分到的一个拳头大的面饼。

此时,人们顶着严寒,围在篝火周围唱歌跳舞,而其中,还有一些当地的土着人,他们穿着厚厚的兽皮,头上插着各色的羽毛,在他们最中间,是一个美丽的少女,身穿着一身用丝绸编制成的衣服,这件衣服是苏定方赠予他们部落的,而这个少女,正是这个部族族长的女儿。

苏定方不知道怎么命名这个民族,但是不得不说,他们和这个部族的人们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在苏定方决定驻扎在此度过严冬之后,双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今天是大唐的新年,而苏定方也将这个部族叫了过来,一起过节。

(注:这个和苏定方交好的部族,是当地的土着,是伊捷尔缅人。)

劳累了一年了,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

苏定方并没有出去和大家一起过年,而是利用这难得的宝贵时间,详细的记录着这出海第一年的事情,尽管之前有航海日志,但是记录的只是大概,而这一份,才是苏定方详细的记录,类似回忆录的东西。

……

不知不觉中,距离我们离开登州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了,当时在海边离别时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

不知李大夫怎么样了?

自从离开了大唐,来到了这浩瀚的大海之上,才知道李大夫究竟是有多么的高瞻远瞩!

我听从了李大夫的嘱托,一路上行船很慢,大约半个月后,我们来到了高句丽附近。

当我们的船队出现在高句丽的海边时,当时他们都吓傻了!

虽然目前大唐和高句丽的关系不好,但是我们也仅仅是路过而已,并不想多事,可是谁知,他们竟然还不知天高厚的想袭击我们!

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岂能堕了大唐的威风?

结果呢?才两轮齐射,他们几乎就全军覆没,甚至他们连靠近的机会都没。

但是,经此一事,也断了我们上岸补给的机会,我们只能继续沿着海岸走。

不过好在,百济和新罗向来与我大唐交好,他们也有会我大唐话的人。

待得我们说明来意之后,他们都是很放心的让我们上岸补给。

尽管他们国家的粮食并不多,但是因为我们是大唐人的缘故,还是拿出了不少粮食给我们,我们很是感动,临走之时,我们也留给他们许多麻布丝绸,铁器因为太过珍贵,我们也得用,所以没有给他们。

在得到了充分的补给之后,我们才开始正式的北上了!

就如李大夫所言,离开三韩之地之后,剩下的就只能靠自己了。

此时也快来到夏季了,海上风平浪静,我将探路的船只尽量的都派了出去,有意的提高航行速度。

李大夫曾对我说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在那个半岛进行冬天的调整,因为极北的冬日太寒冷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都已经三月了,早晚依然还是很冷,甚至还下了一场雪! 三月份的大雪啊,我见都没见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