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活字印刷340(1 / 2)

李丰田用了一整日的时间在报社交代报纸的相关问题,次日一大早就来到了工部。

段纶这个佛系的尚书对李丰田向来友好,李丰田之前鼓捣的东西不光让民部的日子好过,同时也带着工部喝汤了。

李丰田讲明了来意,段纶也很配合的让人带着李丰田去印刷部门,并下了相关命令。

这个时期的印刷工作还不算多,毕竟纸刚普及几年,在纸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还没有雏形呢。

这一时期因为文创并不发达,原创的东西比较少,多数都是传统的经史子集之类的,而且,出书的成本比较高,在纸便宜了之后,反而兴起了一段时间的抄书热。

而书籍很多都是朝廷印刷的,用的还是传统的雕版印刷,这东西不难,李丰田看了一会就大概了解了。

作为一个华夏人,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是肯定懂的,而且这也是四大发明中,最好理解的东西。

讲真,李丰田最想弄的印刷,他也不知道名字。这来源于他小时候的一次记忆。

李丰田的家乡小时候并不富裕,小学也是那种地区性的小学。

每年期中期末考试,学校并没有那么多预算去印刷考试卷纸或者复习题啥的,所以学校基本都是自己印。

李丰田作为学生干部,考试之前都去教师办公室帮着印卷子。

卷子都是老师手写的,只见老师用一个不大仪器将白纸夹住,仪器的两侧是通黑的类似网状的东西,然后用一个滚子沾上墨汁,在仪器上面这么来回一滚,一张卷纸就印好了!

只不过那时候李丰田还小,不知道什么原理,只是觉得很神奇。

他甚至都不知道那个仪器叫什么。

这才是李丰田理想中的印刷器,只可惜他是一点都不懂这个原理,他现在有点后悔,还不如当初一边干活一边问问老师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印刷还是要做的,没有最优,最起码还有个良不是吗?剩下的给后人慢慢研究去吧。

因为时间紧迫,李丰田不装了,直接找来工匠,让他们按着规定大小刻一些活字,考虑到成本问题,李丰田采用了陶瓷、木材和铅三种活字,看看综合成本如何。

这东西并不难,李丰田让工匠们随便刻一些常用字,然后就是制作底板。

底板就先暂时用金属的了,稳定性好些。

两天后,第一批活字就做了出来,为了固定住它们,工匠们将石蜡烧成液体,然后灌注到字板上,待得石蜡冷却后,就将字板固定住了。

蘸上墨汁后,就可以进行印刷了。

不得不说,效果还算很不错。

尽管还有很大的改进的空间,但是李丰田不能等了,就暂时决定先用这个方法,剩下的交给其他人吧。

段纶听说了李丰田弄出了新的印刷技术,也是很感兴趣的过来看看。

看过之后,也是对这种活字印刷赞不绝口。 然后,李丰田将马周喊了过来给段纶认识,并交代了下报纸相关的事宜,段纶表示一定配合,因为他知道,这东西一定又是个赚钱的玩意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