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公信力的考验与维护338(1 / 2)

来自后世的李丰田,太知道后世的舆论环境了。

互联网给人民带来信息的透明化,削减了信息壁垒。但是同时,很多负面的东西也接踵而至。

各种集体性的炒作、误导、营销号,甚至是公开的造谣,使得舆论环境乌烟瘴气,也成了检测人智商的地方。

人们是希望通过互联网得到消息的,而不是检测智商的,所以说,每天有无数人在互联网上受益,同时也有无数人在互联网上受害。

也许你会问,这大唐距离互联网时代可远着呢,是不是担心过早?

李丰田担心的其实并不是大唐的互联网时代,而是随着报纸的诞生,必将迎来的报纸时代。

毕竟在互联网来临之前,各种报纸书刊杂志才是人们获取消息的主要来源。

李丰田年轻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在火车站附近充斥着各种小报。

要是说你就是看个热闹,也没啥,最可怕的是,还真的有人信!

这尼玛就很可怕了!

不要小看人智商的上限,但是也不要小看智商的下限!

尤其是平时不怎么看报纸读物的人,冷不丁的一看,他真的会信!

尤其是年岁大一些的,经历过早些年代的人。

用李丰田爷爷的话来讲就是:“不是真的他能乱写?那不是骗人吗?”

可是实际上,就是特么的乱写!无他,为了博眼球,买他的报纸!

其实也不能怪李丰田爷爷,老一辈的人,都是从以前淳朴年代过来的人。

李丰田小时候看的报纸,基本都是有官方背景的,内容严谨,基本不胡说八道,所以,老百姓看过之后,真的会信。

但是后来,就变味了。

报纸种类的增多,人们也逐渐分辨不出哪些是官方哪些是私人的。

但是,百姓依然还是相信着报纸的公信力,即便这种消息是胡编乱造博眼球的。

用李丰田爷爷的逻辑来讲,就是这报纸胡编乱造,也没人管?就让他们这么瞎写?那么我们以后信谁的?

底层的老百姓,就是这么简单淳朴,相信着政府。

如果说这些谣言绯闻就编排一些演员明星也就算了,但是如果是一些企业或者机关呢?

这后果就特么很严重了! 就比如当年被一则谣言毁掉的某味精还有某火腿肠企业。

返回